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

  

開吉法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21/6/14  英國漢學院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第二十三集。在前面的課程中,為大家介紹的是訓詁學的基本要籍。為大家介紹了《爾雅》這一部訓詁學的重要的著作。《爾雅注疏》在文淵閣本《四庫全書》是收在經部二一五小學類,而在《四庫薈要》則是收錄在經部第七十八冊的小學類。對文字聲韻訓詁學這些基本要籍,在《四庫》當中,主要它的分類就是經部小學類,無論是《薈要》還是《四庫》,都是在小學類當中去查找。

  在前面的課程中,為大家介紹了《爾雅》這部書,並且談到了《爾雅》名義。劉熙在《釋名》當中對《爾雅》做了解釋,《釋名》這部書是我們後面要為大家介紹的一部典籍,劉熙說「《爾雅》,爾昵也,雅義也。」這個義就是義理的義。義是什麼意思呢?義是正的意思。

  因此,《爾雅》這部書之所以孔門的這些聖哲之人會把它編寫出來,劉熙說是本為齐一殊言歸於統绪。就是關於這些名詞,它究竟是如何解釋的,它是什麼意思,在《爾雅》當中就有所體現。又云「聖人觀古,可知兼有絕代离詞,不独當時方語。」所以聖人在古時候,就是儒家的這些經典在形成的這些年代,在不同的地區語詞它也是有不同的用法的,所以我們要理解經典,對於經典當中的這些名詞術語,首先就要有準確的瞭解。

  那麼這一點《爾雅》就幫助我們理解經典,這是很重要的一部訓詁學的著作,所以它被收錄在十三經當中。在《論語》述而篇當中,有這樣的一句經文,「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那麼什麼是雅言呢?我們看孔注(孔颖达或孔安国注释)對於雅言的解釋,就是「雅言,正言也。」那麼郑曰(郑玄的注释)這個注解當中說「讀先王典法」,就是我們所讀到的像《尚書》《周易》等等,這都是古聖先王他們的教化,都是在其中。因此我們在學習這些經典的時候要從什麼地方入手呢?

  「必正言其音」,這個讀音是很重要的,經典當中字字句句這些名詞術語應該如何去讀?從音入手,然後還要再進一步瞭解它的意義。而古人他們解經,常常採用音訓的方法,也就是我們知道漢字本身,它的形音義是分不開的,是一體的關係。所以我們要學習古聖先王所留下來的這些典章,要先從它的讀音,還有這些名詞術語,它的義理、意義入手,「故不可有所諱。」「禮不诵,故言执。」就是詩書執禮,這裏注解說「禮不诵,故言执。」

  這裏特別舉出,「子所雅言」,就是《論語》述而篇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這是子之常言,也是從方俗。在古時候,因為這個疆域的關係,我們知道上古的時期,屬於君王統治的版圖,還並不是那麼遼闊,它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所以疆域並不遼闊的時候,這裏面所存在的語言種類就比較少,不像後世,例如像秦始皇統一中國,在秦漢時期,中國的疆域不斷的擴張,這時候因為地域遼闊,所以存在著各種不同方言的情況,就會比較複雜。

  這裏說,「其後幅员既長,謠俗亦雜,故多變易之言」,那麼什麼是變易呢? 這個變易的意思就是說,在不同的地區,它有不同的語言,我們要表達同樣的一個意思的時候,雖然這個意思相同,但各個不同的地區,它的語言是不同的。

  「事為踵起,象敖滋生,故多慈乳之言。」慈乳這個詞它的意思就是「語相因而義稍變」。這是伯元先生在這裏所做的解釋。時王就一世之所宜,標京邑以為四方言語之樞極。其實不同的朝代,這些君王在治理天下,這種語言文字它的規範、統一也是相當重要的。比如說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所謂「書同文,車同軌。」這裏面就有書同文,他要使全天下文字要統一,統一使用小篆作為通行的文字,這對於治理國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這裏所說的是同樣的道理。

  伯元先生在這裏總結起來,什麼是《爾雅》呢?爾雅就是綜而集之,就是把這些名詞術語把它彙集在一起,是以正義,對於這些名詞,它們究竟是什麼意思,都做了解釋。比物連類,使相附近。《爾雅》這部書我們在前面介紹過,它的分類比如說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公、釋器、釋樂等等,還有這麼多的分類,包括後面還有天地山水,草木蟲魚,他就是把各種不同的名詞,同類的這些詞把它歸到了一起。這就是《爾雅》。

  凡六義皆掌王官。我們知道在古時候,孔子開始推廣這種有教無類的教化之前,其實在更早的時候教育往往都是貴族的子弟才能夠接受。是到了孔老夫子的時代,夫子的教化是有教無類,所以才把這個教育推廣到平民百姓的身上。這裏談到凡六義皆掌王官就是這種情況,四術所以教士,必以雅為主,所以一定就是用這個雅言,而所謂子所雅言,這個雅言,注解當中說是正言。這個雅字之所以解釋為正,誼屬後起。它其實就是夏這個字。雅就是夏。那麼在《荀子》當中有一句經文說,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這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個雅,就是夏,它就是夏的假借字,雅言就是夏言。

  明白這個道理,伯元先生就總結出了三條,首先第一條,就能夠知道《爾雅》這部書是諸夏之公言,這是第一點。第二點,《爾雅》皆經典之常語。所以我們學習儒家的經典,要把這些經典當中的意思搞清楚搞明白,用《爾雅》這部書來作為輔助,這是相當的重要的。第三是《爾雅》,為詁訓之正義。所以《爾雅》它作為一部訓詁學的基本要籍。在中國的儒家經典當中,它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陸德明先生也曾經說過「《爾雅》,所以訓釋五經,」都是來解釋這個五经,古今儒家經典的義理。「辨章同異」。

  古人都是強調像鄭玄、劉勰還有陸德明,都有強調《爾雅》它就是來幫助我們解釋經典,這也就是為什麼《爾雅》被編入了《十三經》當中,這是自有他的道理。那麼《爾雅》這部書,它所引的都是古今天下的異言以近於正言。那麼正言是什麼概念呢?所謂正言,就是今天所說的官話。比如說在中國就是以普通話作為標準的,我們看中國這麼大的一塊土地南腔北調各個地方都有它不同的言語。可是國家會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是用普通話來作為標準,就是這個意思。

  「近正者,各省土音之近於官話者也。」各個不同的省份,每個地方都有它不同的方言,而這些方言它跟官話相近的,這個就叫「近正」。那第二點爾雅名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裏。

  再看第三,第三就是爾雅篇卷,爾雅篇卷就是《爾雅》在漢志,就是《漢書藝文志》,《六藝》、《孝經》加它是三卷二十篇。那麼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本子是十九篇。關於篇卷也是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在這裏我們就不做詳細的解釋。另外關於《爾雅》這方面的著述,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主要是介紹了《十三經注疏》當中的《爾雅注疏》,這個《爾雅注疏》就是晉朝時代郭璞所著的注。在宋朝時代,邢昺所做的書,以及唐代陸德明的音譯。這就是《爾雅注疏》的內容。而關於雅學的著述,伯元先生在訓詁之基本要籍當中是把它列成了七目。有七個方面,一個是注,二是書,三是音,這是讀音,四是圖,五是校勘,六是輯譯,七是示例。而關於爾雅方面的注解,在唐朝之前有十多家的注解,算是蠻多的,可是到我們現在所能夠看到的這個注解,有流傳到後世的只有郭璞這一家的注解。那我們在這裏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郭璞的《爾雅注》。在釋文當中就有談到,郭璞的他的爾雅注是三卷,那這個注解就有收在《四庫全書》當中,它是屬於十三經注疏的範疇。而《隋志》當中是說爾雅五卷郭璞注。《新唐書》是說郭璞注一卷,那麼伯元先生在訓詁之基本要籍當中,就有引用《經籍訪古志》的記載,說爾雅三卷,郭璞作注解,還有音,就是讀音。首載璞序就是郭璞的序文,每版是八行,一行十六個字,注解是雙行二十一字。

  那這一點,我們看到中國古時候刊刻經典,它也是非常有學問的,比如說孩子,他從小在私塾讀書,日後到國家所辦的這個學校,到太學去讀書,他從小到大讀誦經典,背誦經典。這個經典他刊刻的時候,每一頁它是多少行,有多少字,都有一定的版式跟規範。所以孩子從小所背的,因為古人的這個童子功的功夫紮的特別好,從小就把經典都背誦得很熟悉。所以日後到太學,老師帶著學生,或者有的是專門去跟著某位學者來求學,老師帶著學生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時候就不用把這些書都背在身上了,為什麼?大家都記得住,老師一說,第幾頁第幾行,大家都背的清清楚楚的,所以這是古人,他在刊刻典籍的時候是特別用心的一點。

  這裏所記載的就是郭璞爾雅的注解,它的版式也是比較固定的規範,一版八行,然後一行十六字,注解是雙行二十一字。而且對於這個本子,就是《經籍訪古志》裏面記載的這個版本,郭璞的注解他是文字豐肥,楷法端勁。刊刻的時候這個字體也非常優美,很端莊。卷末有經,是一萬八百九言,這個是爾雅的經文本身,然後注解就是一萬七千六百三十八言,這是《經籍訪古志》當中的記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個是我們在前面的課程,已經跟大家有介紹過,璞,就是郭璞,璞時就是郭璞所處的這個時代,跟漢朝相比起來,距離並不算太遠。那麼比如說,遂幠大東稱詩,就是詩經,那麼釗我周王稱《逸書》,在他的這個時代,還能夠看到許多古本的典籍,那有的典籍可能到後世就失傳,後人就看不到了。可是郭璞這個時代,他依然是能夠看到的,所以他為爾雅所作的注解,就非常的可靠,是因為在那個時代,他所能夠參考到的典籍,有很多也都是後人就已經看不到的。

  雖然後人又有對郭璞的注解進行了補正,但是他的一個宏綱大旨,就是他大略的一個框架和內容還是沒有超出郭璞所作注解的範圍。那麼詩說,這是伯元先生引詩,說「郭璞好經術,博學有高才。」你看古時候凡是能夠留下這些重要的著作,你看在從前爾雅的注解十多家,為什麼只有郭璞的注解可以流傳到後世,他能夠傳世,一定就有他傳世的價值。

  本身就是注解經典的人,就是注解者他自己的德行學問各方面的能力是相當強的。所以博學有高才就是強調郭璞他是一個非常博學,學術的功底相當深厚。好古文奇字,特別是因為爾雅它是詮釋經典,在經典所處的這個時代它的文字本身距離我們現在是比較遙遠的歷史時期,而郭璞對於這個文字又能夠深入,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他是在文字學上面他有下了很深的功夫,所以他在解字上面也能做的很好。

  晉書的本傳,就是他的傳記記載在晉書當中。他所撰寫的小學方面的著作除了對《爾雅》做的注解之外,此外還有對《方言》所做的注解。這兩部書,無論是《爾雅》還是《方言》,都是訓詁學方面非常重要的著作。這兩部著作我們一直到現在都還能夠看到郭璞所留下來的注解,這也是相當珍貴的。

  經典詩文當中說先儒於《爾雅》,多億必之說,乖蓋闕之義。惟郭景純,這個郭景純就是郭璞,恰聞強識。也就是只有郭景純,郭璞,因為他的學問非常好,能夠博古通今,所以他做了這個爾雅的注解,這些世上的讀書人,就對於這部注解相當的看重,相當認同。而陸氏音譯,它是根據這個郭璞的本子,邢氏疏所指的就是邢昺的疏,因為爾雅注疏這個注是郭璞所做的注。而疏則是宋朝時代的邢昺所做的疏。邢昺的這個疏也是在郭璞注解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的再做解釋。所以,爾雅在古時候這些注解,雖然古時候注解的人很多,可是流傳到後世的也就只有郭璞的注解,這就說明了他的注解,經歷了時間的考驗,被人們認定為是非常可靠的注解。伯元先生在這裏對於郭璞所作的注解,它的優點以及缺失都進行了一個闡釋。

  從優點這個方面來講,首先就是他取證非常豐富,就比如說剛剛所談到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就有說到,像釗我周王,他引的是逸書。

  此外,像陽如之何,他是引的魯詩,他所選取的這些典籍,範圍是很廣泛的,所以他是取正之豐,這個豐就是豐富的意思。第二個方面是說逸之慎,這個慎就是慎重,也就是郭璞在解釋這個爾雅的義理,這些字句的,字詞的義理的時候,下筆是很慎重的,不是很輕率的去解釋。歲陽以下,說者紛紜,然郭氏以義有難明,多從蓋闕,這說明他非常謹慎的態度。

  第三點就是郭璞在做注解的時候,他有旁證方言,我們剛剛說過郭璞還有為方言做過注解。他旁證方言,那麼方言它是跟爾雅相通的。資惟子雲能知古始,因為郭璞他自己本身是一個很有學問,博古通今的人,那麼他對於爾雅以及方言這兩部書都有深入,因此對爾雅跟方言都做過注解。他在做注解的時候就同時可以參證方言。

  兼綜二學,心照其然。注雅就是注解爾雅,注解爾雅他還會引用《方言》,《方言》是揚雄所作的,所以這裏說注雅引揚,這個揚就是揚雄。這樣來解釋就是有一個旁證,這個解釋就比較準確。

  第四是多引今語。多引今語就是說明郭璞他在學問上面是能夠以今通古的。比如說伯元先生就舉了一個例子,就是釋草,爾雅的釋草。他有言今、言俗、言今江東者,溢五十條,所以郭璞他的解釋並不是墨守成規,而是能夠以今通古,這也是他的一個優點。

  還有第五點,就是闕疑不妄。這五點就是伯元先生所總結出來的郭璞注解的優點。當然一個注解他做的再完美也是難免會有一點缺失,那這缺失伯元先生也有舉出兩條。第一條就是襲舊不明舉,這個意思就是說他所舉的這些從古時候的古書、經典等等當中所引用的這些內容。它明明是古人的舊說,但是他在注解的時候就沒有特別明確的把它舉出來。

  第二點就是不得其義,而望文作訓。這個問題在這部注解當中也是存在的,但是由於郭璞他所處的這個時代的,它離這個經典形成的年代是比較近的。對於爾雅所作的注解,就有相當的價值,雖然有一點點缺失,但是瑕不掩瑜,也不能掩蓋他的優點,就是這個意思。

  這是郭璞的注,再來就是疏,疏是邢昺所作的疏。關於邢昺所作的疏,在宋史的儒林傳當中就有記載,對邢昺他的生平有所記載,邢昺字叔明,他是曹州濟陰人。在太平興國年間他是久經及第,到了咸平初年,他是擔任國子祭酒的這個官職,後來又擔任翰林侍講師。這是邢昺在宋史儒林傳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一個介紹。

  師說義疏序,這裏說今既奉敕校定。他在做這個爾雅的疏的時候,考按其事,必以經籍為宗,他一定就是以經典為主,可是對於《爾雅》的義理的詮釋,刑昺在作疏的時候他還是依照郭璞所作的注,就是順著這個注來作疏。

  而邢昺所作的這個疏,和他一同作的還有當時這個時代的八位學者,就是杜鎬、舒雅、李維等等,一共有八位學者,那這個疏他作完了之後是十卷。於是邢昺所作的疏,列于學官之後,要學習郭璞所作的注解,他也是要參考這個書,於是它就和《釋文》同時成為一個很有價值、不可偏廢的一部典籍。

  從南宋之後與雅疏每有異同之論。伯元先生在這裏就抄錄了幾條古人的一些說法,比如說四庫提要,這裏就談到邢昺他作疏的時候,比如說他所引證的很多文,這個是到了清朝時代,有些典籍也已經失傳了。可是在邢昺所作的疏當中,依然可以看到有一些失傳的典籍。另外呢,他作疏也有作疏的一個體例,作疏就是要把注給解釋明白。那麼如果是注解沒有談到的部分,疏一般也不會再另外去做注解。

  這個問題就是說,四庫館臣有談到,從唐朝以來往往作疏就有這樣的問題產生,並不是只有邢昺,他在作疏的時候才是這樣,阮君的校勘記當中有說到邢昺作疏,在唐以後不得不遂唐人語為之。這是伯元先生他列舉了古人的說法。但是伯元先生他就《爾雅疏》這部注解來說,他覺得邢昺在《爾雅疏》當中所做的貢獻,不僅僅是像紀曉嵐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當中所說的惟明本注而已。

  伯元先生他認為就是邢昺所作的書還有三個特殊突出的優點,所以這就使得,雖然後來又有新的疏出現,但是邢昺所作的疏依然是有它的價值存在,那這點伯元先生他就舉出了三個主要的優點,第一個就是說邢昺的疏,它可以補充郭璞注解的缺失,那麼注解講得不夠詳盡的地方,雖然邢昺並不能夠全部把它補全,但是他所補的一些地方,都是依照經典這些典籍來補充的。確實能夠給郭璞的注解做一個時一樣,就是對他所不完備的地方,可以做很好的一個補充,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呢,就是知聲義之通,近儒知以聲訓爾雅。這個聲訓就是說在訓詁的角度,我們要知道一個詞的解釋並不只是關聯到它的意義,而是跟它的讀音也是息息相關的。

  這點古人在做注解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這一點,所以這個聲意之通就是一個詞,它的義理會跟它的讀音有關,那麼盡如知已,聲訓爾雅,我們後面還會介紹到其他的訓詁學的典籍,它也是有聲訓的方式來做注解,這是古人也是很常用的一種方法。而其端時起於形式,就是用這種聲訓的方式來解爾雅,其實是從邢昺這個時候開始的。

  這是第二點,第三點,答詞言之例,現在的學者知道爾雅有例,而這個例就是每一部疏寫的時候,它都有它的一個體例,但是邢昺的疏,臨事指陳,比如他說釋詁就是爾雅的釋詁,不妨盡出周公。

  那麼題次初無定例,最開始是沒有定例的,造字與用字不必盡同,就是造字跟用字,它不需要是完全相同的。諸條隨便即言,爾雅無經義義異人之作所以不同,所以這個爾雅的疏,邢昺的這個疏它有許多的說法,伯元先生在這裏讚歎他是閎通之極,就是說他在學術上的一些成就就連清代的一些學者,可能也沒有辦法跟他相比。這一點就是伯元先生對於爾雅的這個注跟疏,可以說都是給予相當高度的評價。

  下麵我們再介紹一條,就是第五,伯元先生有談到論治爾雅方術,伯元先生主要是從四個角度來談這個問題。就是怎麼樣來學習爾雅,第一點就是要先正文字。就是要取經跟釋文為主,然後再考察它的譯本來記錄。那麼簡要的方法,就是分爾雅的文字,把它分出來,看哪些文字是在說文解字裏面能夠找得到的。哪些文字是在說文解字裏面沒有收錄的。而在說文解字當中所能夠見到的這些字,又把它分出來,爾雅當中解釋的義理跟說文解字是相應還是不相應,就把它分成這兩種。那麼如果這個字就是爾雅當中所寫的這個字,再說文章中沒有收錄,那麼要把它分為時有其字和尚不知其字這兩種,那麼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爾雅,對於爾雅文字方面就已經可以說分析的很清楚了。

  這是第一點,第二點伯元先生是教導我們的要次明聲讀,這都是談到爾雅的讀音,那麼在這裏就是把經音先搞清楚。經音就是以釋文為主。那麼如果說這個字它一個字有很多不同的讀音,就暫時以釋文的第一讀為主。這樣就比較容易統一。而每個讀音都應該要瞭解它的聲類在廣韻當中是屬於什麼韻。

  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學習爾雅次明古音,這時候就要來瞭解它的古音是什麼。瞭解它的古音知道它的聲韻是屬於什麼地方。以德古本音這樣就可以瞭解到它的古本音就是瞭解它的古音。那麼這一點對於訓詁來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中國的漢字,它的讀音跟它的意義是分不開關系的。

  這是第三點,第四點要次求義證。這裏還分成兩條,第一條就是要求在爾雅當中,要求各個字的佐證。就要把爾雅當中的內容,分為建、經、史、群書。就是這個字有沒有在經史的這些典籍當中出現呢?還是說這個字,在經史的群書當中並沒有出現。在經史的群書當中有出現的字,再對它進行研究。

  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就是求全部的系統,要求訓詁自相顧而得系統,這是第一。第二就是求名目之根源,讓它歸於訓詁的系統。這種治學方法是相對比較專業的,就是在訓詁學的領域,要怎麼去學習爾雅這部書。能夠用伯元先生所教的這套方法,那麼對於爾雅這部書,它的研究就是在訓詁這個角度來講就可以說是基於大成的。因為我們現在學習爾雅,也許有的同學對於文字聲韻訓詁學是會學有專攻的,可能更多的同學是會通過小學這個典籍,是為了日後我們學習經典的時候,來作為工具書使用的。這就是目的不同,而伯元先生所談到的,專門在研究訓詁學的這個領域,他用什麼方法來研究爾雅,他在這裏是這個意思。那關於爾雅這部書,我們就介紹到這裏,因為前面十三經注疏的部分,就已經有介紹過爾雅了,所以我們在這裏主要是補充伯元先生關於爾雅,撰人,名義,篇卷等等這方面的教誨,來跟大家做一個簡要的分享。

  日後我們在深入經典的時候,《爾雅》還是我們學習經典必不可少的一部書。那麼後面第二節的部分,伯元先生有介紹《小爾雅》,大家可以自己來學習就好了。我們這裏就不做詳細的介紹呢,只是把這個名字列出來,讓大家瞭解,有《小爾雅》這部書。接下來要來介紹的就是方言,那麼其實方言它的原名是蠻長的,它簡稱叫做方言,可是我們要是打開四庫全書,找到這部方言,會發現它的名字怎麼這麼長,叫《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

  關於方言這部書,我們也是首先來介紹一下伯元先生關於方言的四個方面的介紹。就是它的著者、內容、體例和重要著述,這四個方面。首先就是方言的著者,這一點我們在後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內容當中,四庫館臣也有談論過這個問題,因為這是在古時候有爭論。那方言的著者,我們看到四庫全書的目次當中也是說舊提晉揚雄傳,是揚雄所作的。揚雄,字子雲,他是蜀郡成都人。楊雄是西漢時期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和語言學家。

  在成帝當政的時期,他擔任過給事黃門郎,王莽的時期是擔任大夫,他在天祿閣校書,而揚雄這個人他天生是口疾,口疾就是他說話語詞並不清楚,所以是訥於言辭,是這樣的一個人。但是他的辭賦這方面寫得很好,他曾經仿照司馬相如作了《長楊》《甘泉》這些賦,所以他跟司馬相如齊名。他又仿照《論語》作了《法言》,仿照《周易》做了《太玄》。那麼揚雄又仿照《爾雅》的體例而作了《方言》,而《方言》它的全名,叫做《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就是本來這部書是十五卷,那麼現在精本是十三卷。揚雄作了這部方言到了晉朝時期,郭璞也為它做了注解。

  那麼此外像清朝時期還有戴震的《方言疏證》,以及錢繹的《方言箋疏》。在我們現代有周祖謨先生所作的《方言較箋》,那這部書伯元先生評價它是現在最完備的方言的校本。那麼揚雄的《方言》是我國古時候在漢語方言學方面的第一部著作,就是揚雄他本身是吸收了前人的研究的成果,但是在《方言》當中,他有他自己的創造。

  應劭在風俗通序當中就談到,在周秦的時代曾經在農閒的時期,派遣使者坐著輶軒車,這裏說輶軒使者,輶軒是他所坐的這個車子,持木鐸,拿著木鐸,這個使者到各個地方,他主要的工作目的是什麼呀?就是到各個地方去採集這些民謠、詩歌,還有各地的方言。那麼這一點呢,我們能夠體會到在古時候,許多古聖先王都非常重視,去瞭解人民百姓的心聲。瞭解人民百姓的心聲,通過這些歌謠以及各地的方言,就可以讓身處高位的天子,他可以瞭解民風民情,他知道老百姓在想什麼,他需要什麼。他所思所想的,在這些民謠、詩歌、方言當中都能夠體現出來。

  那這一點就是說在堯舜禹湯這些明君聖王當政的時代,就很重視通過採集民謠去瞭解百姓的疾苦,瞭解百姓的心聲。那麼這種採集的工作,在秦朝滅亡之後,曾經中斷過一段時間。到了漢朝時期,因為天下太平了,所以這樣的工作,又重新開始進行。那在漢朝的時代,像蜀人嚴君平,還有林閭,翁儒,以及劉向、劉歆父子還有揚雄這些學者,他們都曾經從事於收集方言的工作,這個工作它跟朝廷的提倡是有關系的。在漢書當中也曾經指出來,派遣這些使者去收集民謠跟方言的目的何在呢?它的目的就是在於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漢朝時期這些君王,有許多都是勵精圖治的好皇帝,比如說文景之治等等,他們都希望把天下國家治理好。所以漢朝時期有很多君王,他們都想要通過收集方言來瞭解各個地方的實際的情況,這個對於加強政治上的統治以及瞭解老百姓的心聲,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清朝時期,王先謙先生還有指出,前古採風使者就是這些輶軒使者,坐著輶軒車,持著木鐸到各個地方去采風,瞭解民謠方言的使者。

  方言行列國,匪獨陳其詩篇而已。他的目的不僅僅是把這些詩歌和民謠收集起來,其于異俗殊言,他對於各個地方的風土民情,以及各個地方不同的語言,必將備其聲音訓詁。這些使者要把這些語言記錄下來,它的讀音是什麼?訓詁就是它的意思是什麼,它的解釋,都要做這樣的一個記錄跟整理。所以上進,這樣才能夠把它進獻給皇帝,進獻給朝廷。揚雄他之所以可以做出像《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這樣一部重要的訓詁學的著作,這個和他調查方言二十七年之久是有關的。

  所以揚雄在這方面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一直到他七十歲的時候,這個時候是王莽篡漢,可以說是一段比較黑暗的歷史時期。許多讀書人都不齒於跟王莽為伍,因為這個時期他篡奪了西漢王朝的政權,在政治上是比較黑暗的一個時期,社會也比較動亂。

  而就在這個時候,揚雄他已經七十歲了,王莽的國師劉歆,劉歆我們都很熟悉,劉向、劉歆,這都是漢朝時期非常有影響力的學者。劉歆這個時候就寫信給揚雄,希望他能夠把方言提供給他,劉歆想要看一下揚雄所寫的方言。因為當時劉歆正在編輯《七略》。《七略》這部書在目錄學史上是很有時代意義的一部書。這是一個圖書總目提要,叫做《七略》。我們要是瞭解古文獻學的歷史等等,對於這個書並不會感到陌生。

  於是他想要把揚雄的《方言》收入到《七略》當中。但是他的這個要求就被揚雄給拒絕了,因為當時揚雄做這個方言還沒有完成,所以我們想,他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去收集方言,到七十歲方言這部書還在反復修改,沒有定稿。所以他是很謹慎的態度在撰寫這部書,他並不願意輕易的借給人,因為這個書他這個時候還沒有完成,那麼即使在王莽當政的時期,劉歆他是王莽的國師,很有勢力,可是揚雄他依然不為所屈,所以並沒有提供給他。

  那麼這是關於方言的作者,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當中就有提到,就是《方言》這部書到底是不是揚雄所作的,在古時候是存在爭論的。但是在許慎的《說文解字》,這個《說解》當中所引用各地的方言跟我們現在所看到揚雄的這個方言,內容有很多都是相同的。那麼這就證明,伯元先生就談到,這就證明《方言》這部書他最初應該有一個底本。但是究竟這個作者是誰,就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是談到反復推求,其真偽皆無顯據,這個我們後面再看四庫提要的時候,再詳細的跟大家說。

  雖然過去學界有爭論,但是究竟誰說的對誰說的不對,這個目前還沒有辦法做出一個最精確的判斷。這裏說其真偽皆無顯據,沒有明顯的證據。說他是真的說他是假的都沒有明顯的根據,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後面看四庫提要的時候再來談。那麼《方言》這部書羅常培先生在《方言較箋及通檢》 當中曾經這樣讚歎過,他讚歎《方言》是中國語言史上一部懸日月不刊的奇書,為什麼呢?因為《方言》這部書,他是開始以人民口語的話語,人民口裏的活語言作為對象的,而不以有文字記載的語言作為對象。

  這一點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常常跟大家分享過,就是說我們中國的語言跟文字有一個特性。文字系統跟語言系統是分開的,文字的這個部分就是漢字,文言文,它作為保存文化經典的載體,它是具有它的一個穩定性,經歷千百年來而不變。就是後人再看兩千多年前孔子的這個時代,更遠一點,我們推到更遠一點,就有文字產生的這個時代。那麼現代的人依然可以通過研究甲骨文,研究經文,以及通過去解讀文言文,瞭解古人的思想,瞭解古人的智慧。甚至於我們後面講康熙字典會跟大家談到,像法國有一位著名的漢學家叫汪德邁教授,他曾經被湯一介先生讚歎是法國第一大儒。

  其中汪德邁教授他一個很重要的長處,就是在西方的漢學界,他是第一個掌握甲骨文的。我們中國的文字,就是漢字,文言文跟平常講話的這個語言本身,在古時候它是分成兩個系統。這一點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先,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寶貴的遺產。正是因為有了漢字、文言文,所以經典經歷了千百年,到我們現在再去學習的時候,我們依然是可以通過這些工具書可以瞭解到古時候這個文言文,它到底是什麼意思,甚至於文言文的功底如果很好的話,直接讀這個原文,就直接可以理解它的意思。

  而語言跟文是分開的,因為語言它是隨著時代會不斷的改變,如果語言跟文字沒有把它分開的話,那可能兩三千年前古人所講的這個語言到我們現在就已經完全聽不懂,看不懂,就是面目全非了。而《方言》它所記錄的對象就是人民百姓,在漢朝這個時代,是活語言作為對象。而不是以文字作為對象來研究的,這就是《方言》的特點,《方言》這部書的特點,郭璞在《方言注序》當中也有談到,這都是羅常培在《方言較箋及通檢》這個書裏面所引用的,他引用的郭璞的《方言注序》他有談到。考九服之逸言,標六代之絕語;類離詞之指韻,明乖途而同致;辨章風謠而區分,曲通萬殊而不雜。這是郭璞在方言當中所談到的,他雖然是偏重於橫的空間,也就是漢朝時期這個方言的內容,但是他也沒有忽略縱的時間。

  雖然他羅列了許多各個地方的方言,但是它可以劃分地區,辨別通語、反語跟轉語。所以羅常培先生在結論當中,他是談到,整部《方言》這部書來看,它確實是一部很有系統,很有計畫的好書。而伯元先生他認為《方言》,就是陳新雄先生,伯元先生他個人認為,方言應該就是揚雄所做的。那伯元先生得出這個結論我們相信也不是很輕率的得出這個結論。因為伯元先生他在聲韻訓詁學這方面,是有幾十年的功夫,都在從事教學跟研究的工作,而且他自己本身又是章黃學派的傳人。是林先生的高足弟子,他在這裏得出這個結論,認為方言就是揚雄所作的。我想他是相當有根據才得出這個結論。

  那麼《方言》這部書它包含的是兩漢,就是西漢跟東漢之間那許多方言的材料,所以它特別珍貴,在我們中國的語言史上它是第一部比較方言詞匯的著作,關於《方言》的作者,伯元先生已經有他的結論,他認為就是揚雄所作的。第二點關於《方言》的內容,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方言》是十三卷,從卷一、卷二到卷十三。就是卷一到卷十三。我們看《方言》這部書在《四庫全書》當中是收在經部二一五小學類,就是在二百八十一頁。這是二二一至二八一,打開這一頁,這頁開始就是《方言》。

  那麼《方言》它從卷一到卷十三,我們看到從二二一到二八四,這是《四庫全書》本的《方言》,從這一頁開始就是卷一。從卷一到卷十三是釋語詞,卷四釋服制,卷五是釋器物,卷八是釋獸,卷九是釋兵器,卷十一是釋蟲,所以我們從這裏看到這些語詞啊,服裝啊,器物啊,或者兵器啊,乃至於鳥獸蟲魚這些動物在這裏都有。所以《方言》它在體例上是效法《爾雅》的,但是《方言》它和《爾雅》的性質不同,《方言》它是調查活方言口語,就是活語言,所以它是一部屬於比較方言詞匯的著作。

  那周祖謨先生,在《方言較箋及通檢》的序當中就有談到,通過《方言》,它記載這種實際的語言,我們可以瞭解到,周先生他一共是列了六點,列了六條,第一就是漢代社會文化的情況,是我們可以通過《方言》來瞭解。第二點,《方言》所記載許多同義詞,跟方言對照,往往是古代不同的方語在漢朝之後有保存,有些就變成了普通話了。所以雖然它是漢代的方言,但是他有許多詞,你用《爾雅》跟《方言》來對照,會發現有很多詞它是漢朝之前很古老的時候就存在的。

  這是第二點,那麼周祖謨先生提出了第三條,就是《方言》它所記的漢代的語言,有普通語跟特殊語,《方言》所記得語言就是以秦晉語是最多的,在語義的說明上也是最詳細。那麼這一點就可以反映出,在漢朝時期,秦晉語在漢代的政治文化上,它的地位就可以反映出來。我們說春秋時代,前面談到過雅言這個問題,《論語》當中就有談到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有談到雅言這個詞。那春秋時代的雅言是什麼呢?春秋時代的雅言就是任官階級,也就是官員這個階級,他們一般所說的官話,那麼這個官話就是夏言。剛剛也跟大家分析過,這個雅,就是夏的意思,雅言就是夏言,也就是春秋時代的官話,就是夏言。

  而春秋時代的夏言是以什麼為主呢?是以晉語。以晉語為主,到西漢建都長安的時候,他所承接下來的官話就是秦晉之間的語言。這是第三點。第四點就是《方言》當中所記載的特殊的方語,它是循著地理的分佈來表示差別。有的通行的區域比較狹窄,有的通行的區域比較廣,在語言上有的是聲音相近的轉語,有的是聲音不同的同義詞。這是第四點,第五點就是《方言》它距離現在已經是一千九百多年的時間,就是將近兩千年的時間,而其中它所舉的方語在現代的方言裏面依然保留很多,就是說如果沒有《方言》這部書,我們就不知道有些語言,其實在漢朝時代就已經存在,《方言》這部書裏面的古語,就是古時候的這些語言,有些在現代的方言當中有保存,可是它的讀音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我們知道讀音從古到今,它是不斷的在變化。所以雖然這些古語在現代方言當中是有保存,但是它讀音不一定是相同的。

  最後一點就是第六點,周祖謨先生就有談到前人說,方言多奇字,就是從文字的寫法上來看是這樣,但是如果從語言的觀點上來看,這些字它只是語音的代表。儘管它和古書上應用的文字是不同的,實際上仍然是一個語言。有許多古今相同的語言,在方言當中所寫的字和現在一般所寫的是不同的。

  那這六點就是周祖謨先生所歸納出來的,關於《方言》這部書,所以《方言》這部書在我們中國的漢語的語言史上,它的價值是很高的。同時它也就關涉到我們整個中國的文化史。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方言》,它的注解就是晉朝時期郭璞所作的注解,一共有十三卷。也就是郭璞所說的三五之篇。它的卷數和經本是不同的,就是說劉歆和揚雄他們往來的信裏面說是十五卷,但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十三卷。那麼卷數和現在不同這個應該是六朝的時代就產生了變動。在字數上,應劭在風俗通義當中說《方言》是九千字,可是根據清朝戴震先生的統計,郭璞的注本它有一萬一千九百多字。就是比應劭所看的本子多了三千字。至於這是什麼時候增加出來的,伯元先生就認為這應該是郭璞之前,就是郭璞為《方言》作注解之前所增加出來的。因為在古時候一部古書如果它有好的注解的本子出現的時候,往往這部書就不容易有什麼改動了,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伯元先生推斷它應該是郭璞之前增加出來的字。

  下麵我們再來看第三條,就是《方言》的體例。那麼《方言》的體例它是仿照《爾雅》,但是《爾雅》它只是羅列訓詁的字,但《方言》不同,《方言》它是調查活生生的語言,所以《方言》它是一個比較詞彙學的著作,就是在於這一點。那麼《爾雅》它和《方言》的爾雅,它們之間是有所差別的《爾雅》在注解的時候,它把同義詞或者近義詞把它彙集到一起,可是《方言》它卻進一步的指出來這些辭彙,它或者是不同地方的方言,或者是通語古語,然後還指出這些辭彙在西漢的時候有什麼變化。那麼這個就是在訓詁基本要籍當中,伯元先生都有把它列舉出來。比如說通語,還有某地語,古晉語等等。

  而具體指出方言的條例,是劉師培開始的,他有舉出一義數字之例,跟一物數名之例。此外還有汪國鎮的《文字學概論》,他覺得這個兩個例,二例就是太簡單了,於是又分成了四例。那麼到了王國維他作《書郭注方言後》,這個文章之後,他窺測漢晋語言的流變,他的分例比前兩位學者更加的詳盡,所以胡樸安先生在《中國訓詁學史》當中,就是根據王國維先生的說法把《方言》定做郭注六例。

  這六條就比較詳盡,這六條第一就是漢時,就是漢代時候,它的語音與晉同,跟晉是相同的。那麼第二條就是漢時,漢朝時期的語音,與晉微異,跟晉這個地方,稍微有點差異。第三就是漢時,漢朝時期一方之言,到了晉成為通語。第四就是漢時此方之言,晉時建於彼方,這是第四條。第五條是古今語同而義之廣狹迥異,就是這個語言是相同的,可是它的意義的範圍是廣狹,它們之間有所差異。第六點就是義之廣狹同而古今語異。它意思的廣狹是相同的,但是從古到今,它的語言是有差異的。他就列出了這六條。

  這是關於《方言》的體例,我們也只是做簡單的介紹。第四點就是關於《方言》的著述,比較重要的著述,首先就是郭璞的《方言注》。我們剛剛介紹的是郭璞的《爾雅注》。那麼郭璞他同時又為《方言》作了注解,郭璞字景純啊,所以談到郭景純,指的就是郭璞,他是東晉山西聞喜人。他的學問非常廣博,我們剛剛已經有跟大家介紹過郭璞本身也是很有才華,但是他不善於言論。那麼他在語言學方面的成就最傑出就是《爾雅注》跟《方言注》。郭璞他的代表作品最為人所稱道的還是《方言》的注解。郭璞他在《方言》的注解當中他能夠自創體例來注解方言。所以他是用他這種非常廣博的學識以及獨到的眼光,在晉朝的時代他能夠為《爾雅》和《方言》做出這樣有價值的注解。哪怕是我們現在時光已經過了一千多年,我們現在再來學習《爾雅》跟《方言》,能看到這麼好的注解,這也是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智慧的財產。

  那麼伯元先生在這裏有談到郭璞對《方言》的認識和《方言注》的方法。再來就是談到《方言》處在歷史、方言學上的價值,那這些我們都不做重點的介紹,因為它內容是比較長的。此外還有談到《方言注》在描寫方言學上的價值。這個我們如果有這個課本的話,可以自己來學習。那麼在漢學工具書的課堂當中因為我們不是這個訓詁學的專業課,所以有一些比較詳細的內容就不跟大家在這個課上再花太多時間去深入。

  那麼關於《方言》的重要著述,第二步就是要簡單給大家介紹的戴震的《方言疏證》。戴震這個名字在清朝的時代是很響亮的。戴震先生字東原,所以我們看到戴東原所指的就是戴震。他是安徽休寧人,他二十歲就跟著婺源的江永求學,所以江永是戴震先生的老師。到他四十歲考中舉人試禮部不售,到了戴震五十一歲的時候他就擔任四庫館的撰修官。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四庫全書》這其中參與的學者就有戴震。

  戴震他是一位很博學的學者,無論是經學、數學、天文、地理、歷史各方面,他都有很深刻的研究。他特別擅長的是在古音學這個方面的專長。戴震曾經撰寫過聲類表,他把古韻分為九類二十五部。而且訓詁學當中有許多重要的方法跟理論,也是由戴震所提倡的。所以在清朝乾嘉學術這方面的戴震的影響力是很大。那《方言疏證》這部書就是戴震在任職四庫館,也就是在參與編訂《四庫全書》的期間,他所撰寫的。戴震在三十三歲的時候,他就曾經把《方言》分寫在李燾所做的《許氏說文五音韻譜》的上面,就可以讓字跟訓兩寫,詳略互見。到了四庫館任職之後,戴震就把他平常所較定遍及經史諸子之義訓相和及諸家之引方言者,戴震開始就在任職四庫館的期間,就開始編寫這部《方言疏證》就對它詳為疏證,令此書為小學斷不可少之書。

  所以《方言疏證》這部書,在這個小學就是指的文字聲韻,訓詁學。這一點就是清朝時代乾隆嘉學術的學者,在這方面是很有專長的。他的《方言疏證》也是關於《方言》這部書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這個部分我們就簡單介紹到這裏,在《四庫全書》當中《方言》這部書是收在經部二一五的小學類,我們剛剛已經介紹過。打開這一冊的二二一至二八一,這裏開始就是《方言》。那麼關於《方言》還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裏所記載的這些內容。對於我們瞭解這部書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在四庫提要當中,這個文我們可以看文淵閣本《四庫全書》的總目。總目一,經部,我們要瞭解《四庫全書》跟《薈要》的內容,前面常常跟大家提到,離不開目錄,也離不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我們要通過這些內容來瞭解整個四庫的大致的情況。日後在使用四庫一些重要典籍的時候,就可以有很大的方便。《四庫全書》的總目一經部,我們打開,一至八二零,在這裏就可以看到方言十三卷,它是收的永樂大典本。那麼方言十三卷這段提要,就是記在經部的小學類一,經部四十小學類一這裏。

  《方言》現在看到的本子是十三卷,那麼舊本題,就是它的作者,舊本題做是漢朝時期揚雄所撰寫的。是晉代郭璞做的注解。在晉書的郭璞傳當中,就有注解《方言》這段文。可是漢書揚雄傳,這裏面有記載揚雄他一生的著作,可是漢書的揚雄傳,並沒有提到《方言》這部書。而漢書異文志,也只有小學這個部分,有揚雄的訓撰一篇。

  儒家這類有揚雄所序的三十八篇。那麼注解當中說太元十九,法言十三,樂四,箴二雜賦有雄賦,就是有楊雄的賦有十二篇。那麼通過這個記載我們可以看到,他都沒有提到《方言》這部書,而在東漢的一百九十年當中,也沒有稱揚雄作方言,就是沒有這個記載。

  一直到漢朝末年,應劭作的《風俗通義序》。應劭他是漢朝時期的一位學者。在漢獻帝遷都到許,這個時候因為這些典章都淹沒而不存。所以應劭就注了《漢官禮儀故事》,朝廷制度都會根據他所注解的《漢官禮儀故事》來選取使用。應劭他就是風俗通的作者,所以應劭他在風俗通義序當中就有談到,始稱就是指第一個提到這件事情,就是從應劭開始。

  那麼始稱周秦,周秦這個時代,常以歲八月,就是每年八月這個時候,遣輶軒之使,這個輶軒它指的是一種車子,就是古時候天子的使臣,他所乘的車子就是輶軒,這個輶軒是一種比較輕便的車子。它是代表天子出使到各個地方去。

  那麼這個使臣呢?他求異代方主言還奏。就是把各個地方的方言,詩歌,民謠收集起來之後,還要奏報給朝廷。它所記載的這些語言的文字,聲音等等,記錄下來之後,藏於密室,就是朝廷都要把它收藏起來。即贏氏,贏氏就是指的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嬴政他過世之後,也就是秦朝末年遺棄脫漏無見之者。因為記載這些方言的資料都是藏在深宮的密室當中,一般人是看不到的。之後有一些學者開始對它進行研究,包括蜀人嚴君平,還有林闾翁孺才。包括漢朝時期的揚雄都對它進行研究。

  所以天下孝廉衛卒交會,周章質問,以次注續。就是這些學者他們都有對方言進行研究,二十七年爾乃治正。這個方言據應劭的記載就是九千字,我們剛剛有介紹過其實到郭璞注解這個時代,方言不止九千字有多出來的內容。應邵注漢書他也引用了揚雄方言一條。他對揚雄的方言有所引用。所以從這點可以看出,最早說方言的作者是揚雄,實際上是應劭才開始提出來的。那麼到魏晉之後這些讀書人,他們轉相引用應劭的這個說法,大家都對這個問題沒有不同的看法。

  可是到了宋朝,我們看下麵的文,到了宋朝洪邁做容齋隨筆的時候,他才考證漢書。他得出的結論,他認為《方言》不是揚雄所作的。但是洪邁所摘的就是劉歆跟揚雄他們之間往返的來信。他說是在成帝這個時候,不應該稱孝成皇帝這一條。因為在東漢漢明帝的時期,這個漢明帝就是我們佛法傳到中國來的這個時代。因為漢明帝叫劉荘,所以到了明帝即位的時候,天下人避諱才要避這個荘字。所以不應該在西漢的末年就稱荘遵為嚴君平。

  嚴君平他本來是荘遵,就是為了避這個荘的諱,改為嚴。我記得在講聖學根之根的百家姓的時候,有跟大家談到過這一點。這一條,四庫館臣就有提出來他谓深重其要理。在書的開頭說成帝十日等等,這個是後人題下標注的文,這是在傳寫傳抄的過程當中產生的錯誤。所以它使這個文本來是注注解的文,就讓它跟原來書的內容合為一體。實際上這並不是劉歆本來所寫的內容。這個文章的意思還是離然可辯,還是可以辨別的很清楚。書中所記載揚荘的名字,它沒有做嚴。這也沒有預先為明帝避諱。其實我們考證一個文字它避諱的問題來決斷它的時代,這也是一個方法。

  比如說漢明帝他當政的時候,那麼他劉荘的這個荘字才需要避諱,如果他還沒當政之前,如果就避諱的話,那麼這裏面就存在的問題。但是這裏嚴君平的字,是不是後人傳寫追改上去的,這個也很難做判斷。所以《洪邁容齋隨筆》他的考證,認為《方言》不是揚雄所作的。他這些證據都不足以去下斷言,認為說《方言》的作者不是揚雄。那麼只有後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當中引用了很多揚雄的說法。但是他的文在發言當中有的是看不到的。再來許慎所著的這個字義與現在我們看到的《方言》這部書,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止一次的出現。

  但是許慎都沒有標,這是揚雄的方言。也就是許慎在說文跟揚雄《方言》內容一樣的,他都沒有標明這是揚雄的《方言》。所以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在許慎作說文解字的時候,這部書那個時候還不叫做《方言》,而且在那個時候就許慎的時代,那時候的讀書人還沒有把《方言》定做是揚雄所作。所以像馬融,鄭玄這些讀書人在他們的著作裏面也沒有提過揚雄作《方言》。到了東漢的末年,應劭才開始有這個說法。魏孫炎注爾雅莫莫,我們看這個莫字,就是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就是北方至種、從至、各聲。

  孔子曾經說,貘之為言,惡也,莫白切。螳螂蛑,這個蛑字我們也沒那麼熟悉,它念謀,它的意思是吃禾苗的害蟲。叫做蛑。晉朝杜預,他注解左傳,授師子焉句,遞相徵引。一直到了東晉的時期,郭璞才為《方言》作了注解。

  所以後儒稱《方言》是揚雄所作的,就蓋由於是。就是從這裏開始。但是應劭的序文當中說方言九千字,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方言》,它不止九千字,是一萬一千九百多字。它跟原本將近多出了三千字。而揚雄跟劉歆往來的書信當中都是說《方言》十五卷,郭璞的序文當中也說三五之篇。可是隋志跟唐志,它所記載的都是揚雄《方言》十三卷。跟我們現在看到的本子是相同的。就是《四庫全書》所說的本子是相同的,在卷數方面的跟原本就差了兩卷。

  那麼這均為牴牾不合 ,牴牾就是衝突的意思,本來這個牴牾,它的原意就是牛角相互抵觸,那麼引申為相互衝突的意思。考就是四庫館臣考證,揚雄答歆,歆就是劉歆,他答復劉歆之書。他就有談到語言或交錯相反,反复論思,詳悉集之。這是體現出揚雄在做方言的時候,它是反復的去考慮,修改。用了幾十年的工夫,你看二十七年去調查方言之後,到了七十歲還在修改方言。這是他在這部書上用了很大的功夫。如可寬假延期,必不敢有愛云云。

  這也就是揚雄他拒絕劉歆,要看《方言》這部書的要求,就是被揚雄給拒絕了。那麼疑,疑就是四庫館臣,他覺得有可能揚雄他本身,就已經在編寫這部《方言》。但是在他七十歲的時候還沒有編寫完成。那麼劉歆借來看他都不肯借,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劉歆的七略當中沒有記載方言就是這個原因。

  漢志就是漢書異文志,也沒有收錄。那麼後來有可能是侯芭,侯芭就是揚雄的弟子。揚雄的弟子他們把老師所留下來的這些殘稿私底下相互傳述,他們開始使用。那麼時間久了之後不免於輾轉附益。這個輾轉就是曲折間接,附益就是增益的意思。就像是徐鉉在作說文解字的校訂本的時候,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後來我們所看到的《方言》的這個字,跟原本的九千字就有所不同,就多出了三千多字。

  那麼後來的學者認為漢書異文志沒有記載方言的名字,恐滋疑竇,疑竇就是讓人懷疑的地方。這個竇就是孔穴的意思。而小學家有別字十三篇,沒有寫這是什麼人所撰的。那麼可以假借影附,這個假借就是借助,影附就是比喻模仿的意思。那麼證明它其實就是出自於揚雄,所以就並成了十三卷。已就其數。所以這個卷數就比原來的十五卷少了兩卷。

  我們看考,疑,這都是四庫館臣他在考證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覺得有可能是這個原因。可是反復地推求究竟它的作者是誰,就是真偽,真的假的這兩個方面都沒有明顯的證據。可是我們看在編訂《四庫全書》的時候對於每部書它的作者還是需要有一個定論的。你不能說我也搞不清楚這到底誰做的,是不行的。《四庫全書》編輯也有它的體例,所以這時候就是姑從舊本,那就按照舊本的說法,還是揚雄所作的。亦疑以傳疑之義也。但是在四庫提要當中就做了這個說明。

  那麼揚雄和劉歆這兩部書根據李善文選注,他所引的懸諸日月不刊之書,這個是對它很高的一個評價。那麼以稱方言,他就已經有談到方言這部書了。從隋唐以來原本附在卷末,就是清朝編四庫的時候依然是如此。那麼這個書在世間從前是有刊本,但是它的文字比較古奧,這個古奧就是說特別古老,深奧,文字不容易理解。

  訓義深隱,它對義理的解釋又特別深隱。所以校勘的人,這個猝就是突然的意思,校勘的人他不容易把它校對清楚。所以斷爛訛脫,就有出現流傳的過程當中出現很多錯誤,幾不可讀。那麼錢曾在讀書敏求記當中,他曾經根據宋槧,宋槧就是宋朝的版本,這個槧是版本的意思,去糾正他的錯誤。

  但是錢曾他所看到的宋朝的版本,就是到了清朝的時代,清代學者也是看不到的,而只有永樂大典所說的還是很完善的。所以《四庫全書》所說的《方言》的本子就是永樂大典本。

  那麼這一點其實我們在看四庫提要的時候,能夠學習到許多關於古文獻這方面許多專業的問題。比如說是文字、聲韻、訓詁的問題,還有版本的問題,校讎校勘的問題,考證的問題。這些我們其實學習《四庫薈要》,就可以瞭解很多這樣的訊息。四庫館臣在編《四庫全書》的時候,到底收錄什麼版本,他們也是經過很仔細的去考證的,一定是把比較好的本子收到《四庫》當中來。所以《四庫全書》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能夠出版流通,我們能夠用這個本子來學習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文化,這真的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筆非常寶貴的資產。清朝的這些特別有名的學者,都在編定《四庫全書》的時候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我們看到《方言》的本子,就是永樂大典這個版本。

  因為永樂大典所收的方言比較完善,檢其中,秦有㯃,這個㯃是地名,秦有㯃娥之臺,這一條跟錢曾所舉的是相符的。永樂大典這個本子是從宋朝時期的版本收進來的。那麼四庫館臣就把這個本子拿來跟清朝時代流通的這個本子進行校對,才知道明朝的時候,就有學者對它進行了一些修改,才導致了這種顛倒錯落的情況,看不到它原本的面目。

  這不只是錢曾所舉的一個地方,既然這個版本經過後人的修改,所以它就名存實亡。因此在修訂四庫的時候就要對它進行一個整理跟改正。

  下麵說僅參互考訂,它有改正的是二百八十一個字,刪掉的衍文,衍文就是古書裏面抄寫訛誤多出來的字句是十七字,然後補上的脫文,這個脫文就是校勘文字的時候,原文有脫落的叫做脫文,也叫做奪文。補脫文的二十七字。我們看四庫編輯的時期,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那就使得《方言》這部書回到了它原有的樣子。神明煥然,頓還舊觀。就在校訂的時候讓這部書恢復到它原來的樣子。並逐條援引諸書,並且一條一條引用各種的典籍,一一疏通證明,對它進行了疏通證明,把文字都解釋清楚,具列案語,而且寫下了案語。庶,這個庶就差不多的意思。庶小學訓詁之傳,尚可以具見崖略。在這裏就是小學當中的訓詁學,這部重要的著作《方言》。

  從此在四庫的本子當中,就可以具見崖略,這崖略就是大略大概的意思。並且把坊間這個課本,這個坊刻就是跟官本家塾本相區別的,一般的書肆所刊行的本子叫做坊刻本,把這當中出現的問題糾正過來。俾就是使,俾是使的意思,俾無迷誤。這就是《四庫全書》在收集典籍的時候,做了許多的校勘,訂正的這些工作,所以有些版本就很有價值。那麼後來舊本,就是說方言,它的原來的名字,叫做《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這個非常長,你要讀起來都覺得很費勁了,就是奇聞冗贅,冗贅就是繁雜多餘的意思。

  所以各家引用,還有史書當中所注入的都簡稱為《方言》。舊唐書經籍志,就稱為《別國方言》,實際上就是一本書。那麼《洪邁容齋隨筆》是稱它為《輶軒使者絕域語釋別國方言》,就是差一個字,絕代變成絕域,以代為域。洪邁的容齋隨筆在這裏跟別人的稱法是不同。

  但是四庫館臣認為,各個版本並沒有稱做絕域。各個版本都是叫做絕代,書中所記載的也沒有說絕域從異的這個話。所以有可能洪邁的容齋隨筆,是偶然記錯了。因此《四庫全書》在選用的時候,就沒有選用他的說法。那以上就是四庫提要關於《方言》的這個內容,其實我們從文字學的角度上來看,可以看出四庫館臣這種特別深厚的漢學功底,雖然只是一篇短短的文章,可是我們看到這裏面真的是文字,聲韻,訓詁,校讎,版本等等的問題,包括考證這方面的問題。他們都是可以體現出非常深厚的學術的功底。

  那麼,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這個課程就學習到此地。方言這部分也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裏。那麼今天恰逢是端午佳節,我們一大早就有收到來自英國漢學院的同學,特別畫了一幅畫來祝福端午安康,同舟共濟端午安康。同學們遠在英國漢學院,還送來這麼溫暖的祝福,所以我們也把這個和平之家的祝福,還有王文勇教授在昨天所寫的兩首詩,我們也附在我們這個課程的PPT上。特別感恩各位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懷,還有照顧。那麼今天的課程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