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學根之根—千字文

  

開吉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21/7/26  台南極樂寺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六十一頁《千字文》,從第三行開始看起。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前面的課程我們學習到了《千字文》開篇的這一段經文,並且跟大家分享了這句經文它的意思以及出處。「天地玄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蒼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黃色的。在《易經》的「坤卦」文言當中說,「天玄而地黃」,因此「天地玄黃」這一句,它就是出自於經典的一句話。「宇宙洪荒」,宇宙,這是說道,這茫茫的宇宙它是遼闊而沒有邊際的。我們也給大家介紹了,宇宙這個詞,它是時空的總和。什麼是「宇」呢?宇,是一個空間的概念,它所指的就是上下四方,這無限廣大的空間,叫做宇;而「宙」,它則是一個時間的概念,也就是宙所指的,是古往今來無限久遠的時間,這就是宙。

  而在《淮南子》當中,也有談到宇跟宙的定義;宇所指的就是「上下四方」,宙所指的則是「古往今來」;因此在《淮南子》這古老的典籍當中,就已經為我們把宇和宙的概念闡釋得非常地清楚。

  而「洪荒」,張教授也為我們講述了「洪荒」,它也是有典故的,是出自於揚雄《太玄經》的「洪荒之世」。說到揚雄,我們學習漢學的同學都不會感到陌生,他有幾部非常有名的著作傳世,其中揚雄所寫的《方言》,在文字、聲韻學當中,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參考書。

  好,這是前面的課程,跟大家分享了什麼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接下來呢,我們再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天,什麼是地。那我們知道,中國的漢字,它是智慧的符號,看到這個字,老祖先在字裡行間,所蘊含的無盡的深廣智慧,就在這字形、字音和字義當中都能夠展現出來。而在前面的課程,我們也有談過《千字文》這部童蒙的經典,它和其它經典相比之下,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歷朝歷代,有許多的讀書人、學者都很喜歡來寫《千字文》的書法。這也是和《千字文》這部書,它成書之時特有的歷史背景是分不開的。因為梁武帝,他找人從王羲之的字當中,拓下了一千個完全不同的字,並且讓他的臣子周興嗣把這一千個彼此之間沒有太大關聯的漢字,編寫成韻文的形式,四字一句,四字一句,而且它每一個段落都是有押韻的,這樣讀起來就朗朗上口。

  學習《千字文》,我們等於就在童蒙養正的階段認識了一千個不同的漢字。因此,我們在講解的時候,也會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漢字在古時候造字的時候,古人究竟是把怎樣的智慧蘊含在漢字當中?那我們也會選取有代表性的漢字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和學習,讓大家會在漢字的無盡智慧當中,深深體會到我們中國的老祖先,他造字之美,用意之深以及含義之廣。這都是充滿趣味,也是充滿深刻的智慧。

  首先我們就來看「天地玄黃」的「天」。究竟「天」在造字的時候它是代表什麼樣的意思呢?我們看投影片上就有為大家展示了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和小篆的字形。天這個字,它在「六書」當中既是象形字,又可以把它看做是會意字跟指事字。我們看甲骨文的天,還有金文的天,它的長相看起來差不多。章太炎先生就曾經說過,「天及人頂」。我們看甲骨文和金文,非常明顯,天就像一個人。它是一個人的什麼部位呢?就是一個人的頭部,人頂。只不過,甲骨文的頭頂跟金文的頭頂看起來有一點不同,就是它的表現方式有點不同。但是很明顯都可以看出,這就是一個人的頭,最頂端的部分就是天。在這個意思當中,進一步再引申,就引申為「蒼蒼者」,也就是蒼天。這就是章太炎先生的解釋。

  陳柱氏,他有註解說,像甲骨文、金文最頂端的符號,一個實心的圓和一個空心的,有點像四方形不太圓,這個看起來就像人的頭一樣。「天」字如果和「大」字相比,那我們會看到,在《正中大字典》當中剛好大這個字跟天是在同一頁。所以我們可以很好地比較出,大和天在甲文和金文的時期,它的字形是不同的。雖然長得都像一個人,可是大這個字,它只是一個人的形狀,它所要闡述的側重點,不在人的頭頂這個部位。所以大這個字在甲文、金文當中,它頭的形狀就並沒有這樣的突出。這一點和天字就很不同。我們會看到天字,因為它無論是作為象形還是會意、指事字,它所要強調的一個側重點都在人的頭頂上。因為我們常常說人是頂天立地的,人的頭頂上,就是浩浩的蒼天。所以,天這個字,我們會看到甲文和金文,它的頭頂就顯得特別大。

  它所指的,就是人的頭頂當中浩浩的蒼天。而我們人,生活在天地之中,人作為萬物之靈長,一定要敬畏天地。因此,古人說,「天地君親師」。師父上人也曾經談過,他老人家在年輕的時候,曾經生活在福建。看到福建的堂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供奉天地君親師。這也是提醒每一位華夏子孫,我們身為人,頂天立地生活在世界上,對於天地大自然、宇宙萬物,一定要生有敬畏的心、恭敬的心。同時又把君親師和天地並稱,意義都是無限深遠的。

  再來看《說文》的小篆,《說文》小篆的「天」,是從一、大,它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上面一橫就是一,下面是一個大字。那天在《說文》許注當中,就有講到它的本意,是做「顚」來解釋。那段玉裁先生,是怎麼詮釋天是「顚」這個意思呢?他是如何詮釋天在小篆當中的形體呢?段玉裁先生就有強調,天它是至高無上的,「是其大無有二也」。我們常常說,人會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天,它是非常廣袤的蒼天,很浩瀚的宇宙。所以它的廣大,是在整個宇宙空間當中,沒有其他事物能夠跟它相比。因此小篆的形體,就是一個一字,下面是大。這是段玉裁先生的解釋。基於小篆的形體和它的意思,段玉裁先生就認為,天這個字它是一個會意字。那當然如果我們看金文跟甲文的形體,會覺得說天就是一個象形字,很形象的一個人,他的頭頂是圓圓的、大大的,人的頭頂上就是天。可是如果從小篆的形體來看,根據段玉裁先生的分析就會看出,天它是一個會意字。

  好,再來看,徐灝的解釋,他說「天者……為在人上至高之處」,那同樣也是在人的頂端,非常高的地方,叫做天。所以是上面一個一字,一字在大的上面。而徐灝他認為,天字是一個指事字,大就像一個人的樣子,而上面有一個一。這也就是為什麼天這個字,既可以說是象形字,在六書當中,也可以解釋是會意和指事字。而段玉裁跟徐灝他們的說法都是有根據的。漢字的構形,因為它這種獨一無二的特性,人們在解釋的時候,當然是可以按照像這些文字學家,他們對於漢字的理解,跟宇宙萬事萬物的觀察,可以得出不同的解釋。而這些說法,也都是說得通的,都是符合天它的意思。在字典當中也有談到,什麼是天呢?這些星星羅列的空間叫做天。所以地球也是這一些恆星、行星等星星當中的一員,而我們人在地球上往天空上去看的時候,看到是為天體所包圍。所以,就把天和地這樣子區分開來,而以地球周圍的空間稱做天。

  好,這是關於「天」這個漢字,我們就能夠從它的形體當中,看出很多的意思。而《說文解字》特別強調,天是「顚也」,「至高在上」,它是至高無上的。所以中國古人對於天,是非常崇敬,是懷著一種恭敬心,有敬畏天地的思想。像在從前,我們生活在北京,非常喜歡去一個地方,叫做天壇。也因為「天圓地方」的概念,所以在北京的天壇,它所有的這些設施都是圓的,像祈年殿,它整個建築都是圓形的建築。包括要祭拜上天的時候,祭壇,也都是圓的。可是如果到地壇去參觀,就會看到它所有的建築都是方方的。這就是符合天圓地方的概念。

  而《康熙字典》在這裡,也有引用《易經》跟《禮記》的經文。《易經》說卦當中說「乾為天」,那相對來說,「地」是什麼呢?那當然就是跟乾相對的坤,「坤為地」,這是我們不用看經文就可以想象得出來。《禮記 禮運》當中也有說,「天秉陽」,所以天它所代表的就是乾,是陽;而地所代表的就是坤。「天秉陽,垂日星」,在浩瀚的宇宙天空當中,大家會看到,太陽也在天空掛著,月亮跟星星也是在天空掛著。這就是浩瀚的宇宙,我們所能夠欣賞到的日月還有群星。好,這是《康熙字典》當中也有引用了許多的經文,我們都可以來做參考。

  好,那接下來再來看「地」。我們來看大地的地,它在造字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大地的地,我們在《正中字典》裡面就會看到,它有金文、小篆乃至隸書、草書、行書的不同的寫法。在這裡就可以看到,歷史上這個字它的演變的過程。金文的地,丁佛言先生認為,實際上我們看到,能夠解讀甲骨文還有金文,這都是要非常專業的學者,他們有數十年的研究,才能夠把一個漢字,它古時候的形體真正的意思搞得很清楚。就像我們在之前《聖學根之根》和英國漢學院的課上,也都有介紹過,像法國的一位大漢學家汪德邁老教授,他就是在歐洲第一位掌握了甲骨文的漢學的專家。因此,我們看這些老人家,他能夠把經典的義理解釋得這樣的深、這樣的透,和他在文字、聲韻等這些基本功上所下的功夫是分不開的。所以能夠解讀這上古時期的文字,這些專家也都是很了不起的。

  好,丁佛言氏認為,地這個字,它的金文,是「從二土」,顯示它的厚重,因為地是非常厚重的。那他有說道,在金文當中有一個字形,我們看到右側的這個字形,他是「彖省,從二土,言厚重也」。這個字形當中就顯示了大地的厚重。當然古人,他如果要去形容大地,其實它的表現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說後面我們在《千字文》的經文當中,到後面會學到一段經文叫做「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那像金,黃金的金,古人究竟要如何來呈現這個字呢?我們就會看到,它所呈現的這一幅畫面,就是在土裡面生金,因為黃金這些礦石,都是從大地當中去挖掘出來的,它不是掛在天上的,它是埋在地裡的。金這個字,它要呈現黃金埋在土地當中的狀態,它就用王字來描繪土地,那在王的當中呢又點了兩個點,就來表示,金子是從土地當中挖出來的。這個學到後面「金生麗水,玉出昆岡」,會再跟大家講解金還有玉。

  好,所以同樣是形容土地,我們就會看到大地的地,和黃金的金,它在描繪土地的時候,古人的表現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周伯琦民先生他認為,地本是作「墜土」的意思。而《說文解字》,說到《說文》,大家就要看小篆的形體,《說文》裡面它也有引籀文,籀文的地是「從阜,從土,彖聲」,它的意思跟小篆的地意思是相同的。小篆的地它的意思是什麼,就要從《說文解字》當中來看它的本意。小篆的地,它是「從土,也聲」,它的本義,在《說文》當中是這樣解釋的,「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萬物所陳列也」,這就是《說文》對於地的解釋。

  「元氣初分」,它所指的,我們中國古人,他在闡釋宇宙生成的時候,最初是處在一種混沌的狀態。所謂「太極生兩儀」,最開始在混沌的狀態的時候,天地是不分的。到了後來,氣當中,有「輕清陽者」,氣就會分成清、濁之不同,清的氣就形成了天;濁的氣就形成了地。因此才說「輕清陽為天」。這種清濁的氣,它一分的時候,清就成為了天,而濁就成為了地。「萬物所陳列也」,所以大地,它是萬物的母親,它含藏萬物,大自然當中有許多植物、礦物等等,都是在大地當中生長出來的,這是《說文解字》當中對於地的解釋。

  那說到地,如果我們去查找古時候的這些類書,它對於地的詮釋,就會發現,它所詮釋的是很多方面的。比如說像山岳,大地當中有高山,那高山比如說中國就有「五嶽」。有東岳泰山,還有像衡山和華山、嵩山等等,就有幾大名山可以闡釋。還有丘陵、平原,像中國版圖當中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這都是屬於平原的地帶。還有田園,郊野等等,這些都是屬於大地它所含括的範圍。「以土生物」,因為大地,從土壤當中可以生出許許多多的植物,而且從大地裡面還能挖出很多的礦物,像金銀銅鐵各種寶石,很多都是從地裡挖出來的。

  所以這個字,我們看它的形體,它是「從土」,它左側就是一個土。「又以也為古(它)蛇字」,古時候的蛇字,就是也。因為在古時候,人口數量是比較稀少的,不像現在這個時代,人口的數量非常地多,人口生活得很密集,在古時候並不是這樣,古時候的人口,最初就是在造字的這個時代,人口還是比較稀少的。「到處草萊未闢而多龍蛇」,所到之處,有很多土地都是沒有開採的這個地方,所以就有許多龍蛇會在其中出沒,而且到處都可以看到,這就是為什麼大地從蛇字。就是大地的右側也,大家如果看小篆的形體呢,它就是一條蛇的樣子。於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在古時候人煙稀少的時代,因為許多土地都沒有被開採出來,都是呈現一種原始的狀態,所以這些龍啊、蛇啊,在地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於是大地右側,就以蛇的樣子來作為它的形體。好,地從右側的形體是它的聲旁,左側的土是它的形旁。因此地字是一個形聲字,當然也可以看作是會意字。

  好,這是關於大地的「地」,我們從字形上來分析,大家就對於這個字,有一個更加深入地了解。而《說文解字》,我們看《康熙字典》當中也有引用,在《說文解字》裡面,就有談到,古人所闡釋的宇宙天地在生成的時候的狀態,「元氣初分,重濁陰為地,萬物所陳列也」。這也就是當宇宙在形成的時候,也就是「太極生兩儀」,這個時候,最初從一個混沌的狀態,氣它有分清氣、濁氣,於是清氣上升而為天,濁氣下墜而為地。大地就是「萬物所陳列」,它這裡會生長自然界當中的萬事萬物。那這個意思在《釋名》當中也有一個解釋,同樣也是強調大地它是承載萬物的。

  所以,我們常常會把大地形容是像母親一樣,比如說一個家庭裡面,會形容說父親就像天,母親就像地。為什麼?其實這個跟天地的自然法則也是能夠相通的,父親是代表陽,他是代表乾;所以用天來形容父親,父親他在家庭當中的位置,他的作用就像天一樣。而母親就像大地,大地它非常柔和,它能養育萬物,它能包容萬物,它能夠生長萬物。而大地它的特性就是屬於坤,《易經》當中的坤,坤它是陰;乾是陽,坤是陰。所以這就是大地的一種特性,它可以承載萬物,也能包容萬物,你往大地上去放一些非常貴重的東西,大地它也接受;往大地上去丟很多骯髒的垃圾,大地也接受。這就是大地的胸懷,它可以承載萬物。所以《釋名》就有闡釋大地是載萬物這樣的一種特性。

  而「地,底也」。用底來解釋地。「其體底下」,因為天是在上,地是在下,它的特性就是如此,它能夠承載萬物就是在這裡。「坤為地」,這是《易經》當中所說的,我們常常把大地比作母親。父親是乾,母親就是坤;父親是陽,母親是陰;父親是天,母親是地。這個特性在家庭當中父母他所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就和天地在宇宙當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是可以相對應的。所以人們這樣形容也都是很有根據的,常常說「父愛如山」,父愛,父親如天,那母親呢就如地;爸爸像太陽,媽媽像月亮。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特性的不同,所以在家庭當中才會達到一種和諧與平衡。如果說爸爸媽媽都像太陽,或爸爸媽媽都是天,這個家庭就會顯得太燥熱了,顯得全都是陽,它就不能夠有一種陰陽的平衡。所以父親是乾、他是陽,他就有他的一種特性,有他的威嚴。母親是坤,她是地,那母親就有母親柔順、溫柔,還有包容這樣的一種特性。所以一個家庭,它能夠和睦,是和父母親在不同的角色當中,所要肩負的職責、扮演的角色有關聯的。好,這是《釋名》跟《易經》當中的解釋,這都是《康熙字典》當中的註解。

  那《博物志》裡面有一段話,這個形容也是很貼切的,也是很生動。《博物志》是怎麼說的呢?大地,我們現在看的是《康熙字典》當中的「地」這個字。它說大地是以名山為輔佐,比如說在中國就有像「五嶽四瀆」,「五嶽」就是像東岳泰山,還有衡山、華山、嵩山等等,這是中國的名山,如果是佛教的話也有四大名山。所以地它是以名山為輔佐的,這些山來輔佐大地。而「石為之骨」,大地的骨是什麼呢?大地的骨就是石頭,這個形容都是很貼切的。「川為之脈」,你看它就是把大地形容像一個人的身體一樣,那它的骨頭就是大地當中的石頭,而它的血脈就是河川。因為大地當中有許多河流,比如說我們中國的黃河,還有長江。那這個就像大地的血脈一樣,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河川的存在,所以大地才呈現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不過水也不能氾濫,如果水太多了,造成了災難,造成了水災,那就不是養育百姓了,而是傷害和危及到百姓的生命安全,所以大地的血脈就是這些河川。

  那大地的毛是什麼呢?是「艸木為之毛」。就像一個人的身體,它的毛髮就是生活在大地上的艸,各種植物,各種樹木,這就是它的毛髮。好,那大地的肉是什麼呢?「土為之肉」,大地的肉就是大地當中的這些黃土,這就是它的肉。那當然也有不同顏色的土,像黑土啊,東北就是黑土地,總之都是土。好,不管是什麼土質,《博物志》當中就說,它的肉,大地的肉就是土。你看這一段話,形容得就非常地貼切,生動有趣,這是《博物志》當中的記載。好,我們在這裡闡釋了天還有地它的義涵。大家會覺得,是不是非常有趣啊?我們中國的漢字真的是充滿了智慧。如果是細細地去分析跟了解,它在生成的時候所具有的意象,大家會發現這裡面真的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在其中。

  好,當我們對於《千字文》的這句經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之後,大家對於天地宇宙的事實的真相,就會有更進一步的,更深入的了解。特別在前面的課程當中,也給大家分享過,「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千字文》一開篇,大家就會覺得,哇,心胸好開闊啊!這種開篇之筆啊,一上來就是氣度不凡。

  而張教授也有談到,我們人生活在天地之間,雖然是很渺小,可是這種渺小只是我們外在的形體的渺小,實際上一個人的心量可以無限地廣大,廣大到什麼程度呢?能夠廣大到「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這一點,就是師父上人所闡釋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境界。我們不要小看蒙學的典籍,其實要是把它引申開來,當一個人他具有華嚴的心量的時候,即使是看童蒙的經典,他也能夠像學習《華嚴經》一樣,心量無限地寬廣。師父上人他老人家一生當中是非常喜歡講《華嚴經》,我們從前在新加坡聽經聞法的時候,也常常會聽師父上人宣講《華嚴經》,那後來又到了澳洲、香港等各個地區、各個國家去弘法,《華嚴經》講了不少年。

  我們用「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再來看看《華嚴經》當中所說的「虛空法界是一體」,以及多元文化和合、共存共榮的概念,大家就可以把自己的心胸,放得更加地廣闊。那師父上人有談到了像《華嚴經》這部經的開端,我們就會看到參與佛陀說法的聽眾,有一百七十五個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社團,如果是通說十方,就有無數無盡的族群。所以《華嚴經》所含括的範圍真的是很廣大,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多元文化的這種大匯集。佛經當中所說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所指的,就是這些無量無數的族群,不同的文化思想集合在一起,大家都享有各種和合圓融的真善美慧的生活。

  而世尊和諸佛菩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所採取的方法是什麼呢?他所採取的方法就是教學的方法。通過教學的方法,能夠讓一切眾生認清宇宙人生的根源和真相。所以佛陀在經典當中,字裡行間所說的全都是真話,真實不虛的。真話是什麼呢?真話就是告訴我們宇宙當中的事實真相,盡虛空遍法界原本就是一個妙好、完美的整體。其實這種思想和見解,不只是佛家有,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在經典當中也是曾經說過的。比如《周易》所說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這就詮釋了我們中國古人的宇宙觀、人生觀。而老子所講述的就更加地清楚,老子曾經說過,「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所以儒家的經典跟道家的經典所說的,跟佛法所說都很相近。

  因此師父上人特別教導我們,我們要達到多元文化的和合、多元文化的圓融,首先就必須要有這個認知,問題就能夠解決。但是凡夫因為沒有這個認知,所以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就只是顧到小小的身家,生起了自私自利的觀念。而自私自利這種心行的發展會導致什麼結果呢?導致他一定會做出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這樣就會跟別人產生了衝突和矛盾,互相地去侵犯、加害對方,這就造成了天災人禍的根本原因。我們現在遇到很多天災人禍,大家找不出它原因在哪裡,實際上儒釋道的聖賢經典,都為我們講述得非常地清楚。所以師父上人教導我們,當我們冷靜地來觀察世間,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災難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從自私的心行當中來的。佛講的非常地正確,這一切災難,一切不好的果報,都是從癡迷而產生的。

  師父上人在講《華嚴經》的時候,常常會用一個比喻,用大樹來做比喻。就比如說一棵大樹,我們會看到這棵大樹,它是一個整體,那我們把大樹比做宇宙,比做法界,把自己比做這棵樹上的一片樹葉。假如說樹葉跟樹葉之間來看,就會產生了對立跟對抗,彼此之間會猜疑。但是如果深入地來觀察,原來這好幾片樹葉是從同一個枝條生出來的,它是屬於同一個族群,這樣就不會跟其他的樹葉產生衝突了。如果我們再往下來尋找,這大樹條條同生一枝,枝枝同生一幹,幹幹同生一本,本本同生於一根,找到了根本我們才知道,原來整個大樹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大我,是一個真實的自己,這樣我們才真正把自己的生命根源找出來了。於是,這所有的一切的對立、矛盾、還有衝突,都會煙消雲散了。自自然然大慈大悲的心就會油然升起,我們愛護一切眾生就跟愛護自己一樣,真正契入自他不二這個境界。

  師父上人特別強調,我們真正體認到整個世界是一家,地球是一家,人跟人之間的紛爭就不再存在了。所以任何族群、團體統統都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個體,這是我們必須要認知的。只有徹悟虛空法界當中所有的星球是一個整體,一切的問題才能圓滿解決。那師父上人所教導我們的,《華嚴經》裡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的觀念,就是佛經當中所說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從這一句經文當中、佛經的經文當中我們就可以體會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確實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是一個我,是清淨法身。因此師父上人在這六十年的講經說法當中,弘揚佛陀的大乘經典,也是在在處處在提醒我們,要真正了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的,是一不是二,這個境界真的就非常地深廣。

  用師父上人的理念,我們再來看待《千字文》當中所說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大家對於這句經文就能夠有更加深入的體會。這絕對不是簡簡單單地給我們講述一個自然科學的現象而已,並不是這樣,如果深入它的內涵,那可以說這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它都是在闡釋天地宇宙的事實真相。而事實真相是什麼呢?都是在儒釋道的經典之中,為我們講述得非常清楚。

  好,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初學記》當中的記載。為什要用《初學記》當中的這些資料來跟大家做分享呢?我們在之前曾經為英國漢學院錄製的一個課程,《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在這個課程當中,曾經介紹了中國古代的一些類書。我們特別注意到,《初學記》這部書,是唐朝的時代,徐堅等奉君王的敕令所撰寫的。它有三十卷,這部書所編輯的,是從中國古代一些經史文章當中摘錄出來,它分成二十六部和三百一十三個子目。前面是敘事的部分,也是我們參考資料主要引用的內容,是以敘事的部分為主,後面,就有事對、詩文。《初學記》這部書,編得非常精要。像我們學習《四庫全書》裡面的典籍,會發現,清朝時代的學者,因為在考據方面,達到了很高的一個高峰。所以清代學者,實際上他們的眼光是很挑剔的。如果大家去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就會發現,有一些再好的書,這些四庫館臣都能從裡面挑出很多毛病出來,都會把它列舉出來,並且對於一些問題進行考證。

  當然《初學記》也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可是,《四庫提要》當中對《初學記》這部書是讚歎有加,對它的評價是很高的。而且這部書在歷史上,就是唐代的君王,在教育皇子的時候所用的一部書。自然可以說古時候的皇子的教育、貴族的教育,這部《初學記》就是很重要的教育皇子用的一部書。所以我們也特別把它提出來,在講解《千字文》的時候有涉及到相關的內容,如果《初學記》當中有記載的,我們會選取一些比較精要的內容來跟大家做分享。這樣大家在學經文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很有深度,每句經文你不會隨便地就把它劃過。因為很多像一條龍學校當中的小朋友,可能對於「三百千千」的經文都能倒背如流。可是我們真正要對於經文它的內涵深入地理解,就要從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的角度,以及從古人這些參考資料,所引用的經典當中再去深挖它的內涵。這樣學起來就完全不同了,大家不會覺得說這部書就是給小朋友認認字而已,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它淺可以學得很淺,也可以講得很淺,可是要說的深,它也能夠說得深廣無盡。而且裡面有很多內容是非常有趣的。我們如果是結合古人的經典來學習,就會發現這些經文,真的就像在挖寶藏一樣,是越挖越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四庫提要》對於《初學記》這部書是非常讚歎的,它首先有談到它的體例,是從「敘事」開始,之後就是「事對」。敘事的部分是我們主要會採取的內容,而後面的事對,會選取一些重點,甚至就不選,因為敘事對於每一個事物,它就已經闡釋得非常清楚了。好,最後的部分就是「詩文」,而敘事的部分是選取各種典籍。

  但為什麼說《初學記》這部書編得很好?徐堅在唐代,也可以算是皇親國戚之一,而且是一位非常有學問的大儒。人們說「東海徐公碩儒也」,講的就是徐堅。類書在古時候就像百科全書一樣。我們在《四庫全書》的子部當中就會看到,許多各個朝代的類書,特別是從唐代以來,唐代、宋代都有許多類書,它就都像百科全書。可是《初學記》這部書,它編得很精要,這是給皇帝要教育皇太子、教育皇子用的參考書,當然是要編得很仔細。也可能是它編得特別好,所以才被選用,這也是有可能的。那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你看它的敘事的部分,雖然是從各個不同的經典、歷史等等的典籍裡面選取的資料,可是編在一起的時候,徐堅等這些學者是經過很用心的編輯的,編起來前後就好像就是一篇很連貫的文章。這一點跟其他的類書相比,它就有它的特殊的地方。

  詩文的部分,它也有兼錄初唐時期的內容。「於諸臣附前代後」,如果是君王所御製的詩文,就放到前面。這一點,它在體例的編排上就有注意到,這種人倫關係當中的君臣這一倫,它也是要長幼有序的。而《初學記》所採取的參考資料,都是隋代之前的古書。但是徐堅等大臣,在選取的時候,選材料特別地嚴謹。所以他所選的這些材料,在使用上就很有可用性。於是四庫館臣就讚歎他,雖然在唐朝的人所編的類書當中,《初學記》它在「博」,博就是廣博,內容的廣博方面比不上《藝文類聚》,「而精則勝之」,《初學記》這部書編得很精要,精要的部分就超過《藝文類聚》。而且它比同時代的《北堂書鈔》還有《六貼》,可以說都是高出太多了。古人也曾經有講過說,「中山劉子儀愛其書」,劉子儀他非常喜歡《初學記》這部書,而且他讚歎它說,「非止初學,可為終身記」。大家不要小看《初學記》,一看是初學,以為就是給小朋友讀一讀的而已,實際上,你要是用心來讀發現一輩子可能都學不完。

  就好像《聖學根之根》當中的《小兒語》一樣,很多人以為《小兒語》不就是給小朋友唱唱兒歌,背背書用的嗎?實際上如果要深入地來學,發現這裡面的學問可大了。你看《小兒語》的作者,他用《小兒語》當中的精神,非常成功地培養出了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後來也成了朝廷的高官,而且,學問跟德行都很好。所以中國古人,在教育童蒙、教育孩子方面,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幾千年的教育經驗,教學的經驗都融入到這些童蒙的經典當中。因此,當我們在學習《聖學根之根》會特別地體會到,中國的老祖宗,幾乎可以這樣說,是全世界最愛護兒孫的祖先。為什麼呢?古人深深地了解所謂「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所以在童蒙養正的階段,就把他一生當中所需要學到的道德與學問,幾乎都在這個時期就幫他打好基礎了。這是為子孫想得多麼地深遠!

  所以我們讀《聖學根之根》,真的是無比地感動。世界上哪一個國家的民族,老祖宗會這樣用心地去教導他的後代子孫?你看《聖學根之根》,整個七冊的書,這加起來有二十多部儒釋道的經典,那如果孩子們從小就扎好了儒釋道聖賢的根,可以說為他一生就奠定了深厚的道德跟學問的基礎。所以我們學習這套書,真的是越學越感恩,知恩報恩、感恩的心,真正是油然而生。

  好,下面,我們就從《初學記》「天」,《初學記》的第一卷天部,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天還有地這個概念。那因為《初學記》這是唐朝時期的皇子們,他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比如說我們現在很多一條龍學校的小朋友,可能也要學習怎麼寫文言文的作文,我看有的同學,作文也寫得很好。《初學記》就是唐朝時代那些皇子們,他們在寫作文的時候,需要來從《初學記》當中去查找這些典故資料,所以它是很實用的一部書。好,我們來看一下,《初學記》卷一的天部。這是出自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的子部一九六類書類。大家會看到,第一卷的第一部就是天部。所以要查「天」,打開從十六頁開始,它目錄之後,從十六頁開始,最開頭的內容就是天,「天第一」。

  我們先來看一下敘事的部分,《河圖括地象》當中說,「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剛剛已經有跟大家分享過這個經文,是《周易》裡面所闡釋宇宙生成的道理。「易有太極」,太極所指的是什麼呢?所指的就是天地混沌未分之前這個狀態稱作太極。在混沌未分的時候,天和地都還沒有形成,這種狀態就是太極的狀態,「太極生兩儀」,兩儀所指的就是天地。當這種混沌的狀態逐漸地開始產生變化,於是就會看到清濁之氣,清氣上升而為天,濁氣下降而為地。「太極生兩儀」,這時候天地就形成了。這一種狀態,如果懂得科學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跟現在科學家所說的「宇宙大爆炸」的原理來相對應?當然中國古人對於宇宙的生成,有他的一套很系統、也很科學的宇宙觀,這是通過經典我們可以了解到的。

  「兩儀未分」,當天地還沒有分開,還沒有分的時候,「其氣混沌」,這時候是處在一種混沌的狀態,就是元氣未分,所謂模模糊糊的這種狀態,就叫混沌的狀態。等到後來,清氣和濁氣分開了之後,輕清上揚者就變成了天;重濁,濁氣它往下降就變成了地。這是《河圖括地象》當中,所解釋的關於天地的生成。而《釋名》當中說,「天,坦也,坦然高而遠也」,天就有這樣的特性,它既高而又遠,是非常廣袤的一個天空。《物理論》當中說,「水土之氣升為天」。我們其實讀古書會讀到很多「天」,到底這些天指的都是什麼呢?這在《爾雅》跟《廣雅》當中就為我們講得很清楚。首先春夏秋冬就有分作不同的天。《爾雅》或者是《說文》,大家千萬不要小看。

  就像今天我們又讀到雪廬老人在講解《論語》的時候,所談到的一些重要的開示。雪廬老人,他老人家在九十多歲講解《論語》,我們會體會到老人對於漢儒跟宋儒,是有截然不同的態度,雖然雪廬老人講解《論語》,他從一百多種《論語》的註解當中,去選取一些比較符合孔子思想的這種解釋,那往往是不偏漢儒也不偏宋儒。可是我們再看老人講解《論語》,會發現老人還是比較讚歎漢儒的,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漢學。漢學它有個定義,指的就是漢朝的時期,這些學者他們解釋經典,往往都是在訓詁的方面有很深的功夫。比如說我們看鄭玄,他註解經典,他的訓詁方面的功底,是宋代的學者也是望塵莫及的。雪廬老人對於漢儒還是很讚歎的,那常常會看他在批評宋儒。宋儒有時候在講一些問題喜歡批評人、罵人,這一點雪廬老人都不會很認同。雪廬老人對於漢代學者解釋經典,用訓詁的方法是很讚歎的。漢代有《說文解字》,《十三經》當中有《爾雅》。像《說文解字》跟《爾雅》,雪廬老人就有談到,即使是佛經,這些祖師大德在解釋經典,也是離不開《說文解字》跟《爾雅》,這些文字聲韻學、訓詁學的典籍。

  那我們不要以為,出家人只懂佛經,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雪廬老人有談到,他早年曾經親近過佛門第十三代的祖師,淨土宗的祖師印光大師。那時候雪廬老人就覺得,我佛法比不上印祖,那我至少文學方面是不是也可以跟印祖相比呢?因為雪公老人他老人家的文學底子好,可是等到他老人家九十多歲,又讀了幾遍《印光大師文鈔》的時候就發現,印祖的文學功底,他不但是佛學功底深厚,連文學功底都很深厚!

  所以為什麼師父上人希望我們,不僅僅是扎好儒釋道的三個根,而且也要把文字、聲韻、訓詁,這學術、漢學的三個根扎好?就是因為我們學習文字、聲韻、訓詁學,對於將來解釋儒釋道經典,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沒有這個工具,我們可能常常會曲解如來真實義、妄解如來真實義,把聖賢佛菩薩的經典,它的真實的義理,就沒有辦法去正確地解讀。因此我們看到,我們師承從印祖到雪公(雪廬李炳南老居士),一直到師父上人,我們會看到說,這些了不起的法師大德,他們在學習儒釋道經典的時候,下的功夫是非常深的。而且在文字、聲韻、訓詁的方面,都有深厚的功底。就像大家看雪廬老人講《論語》,那一字一句的考證,老人能夠從一百多種註解當中,把它剖析得這樣的精準、這樣的清楚,那絕對不是一般的功夫。

  因此,我們扎好德行的根跟學術的根,為將來大家能夠真正地把儒釋道聖賢經典,真正學好、學懂、學通,這都是一個基本功。因此我們不要覺得說,現在讀這些《爾雅》、《說文》好像挺辛苦的。我們中國人教育就是這樣子,跟外國人的理念是不太一樣的。中國人童蒙小學的階段,還是要吃一點苦,是一板一眼的,你看從灑掃應對進退,怎麼侍奉父母侍奉老師,然後再背誦這些經典,認識漢字,要學好《說文解字》,學好《爾雅》等等。你看從小的時候,就不讓一個孩子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從生活的教育養成,到學術的熏陶培養,都是要下一番苦功夫。中國人的教育就是這樣,真正享福是到老年再享福,年輕的時候吃點苦不怕。

  好,那我們來看一下「天部」。天部講到《爾雅》,就為我們講述了春夏秋冬,天都是怎麼稱呼的。像《爾雅》、《廣雅》這些記載,大家都要把它記清楚,都要重視它。春夏秋冬都是怎麼形容天呢?春天的天叫做「蒼天」,夏天的天叫做「昊天」,秋天這個天稱作「旻天」,冬天這個天稱作「上天」。好,那我們不能搞混了。比如說寫文言文的作文,或者將來學《笠翁對韻》,大家還要學著寫對聯、寫詩、填詞,這都是將來需要掌握的技能。那這時候我們開始慢慢積累,古人在《爾雅》、《廣雅》等等的典籍當中講的這些名詞,我們慢慢地去積累的話,將來就不至於一出手就讓人看笑話。好,那天,春夏秋冬四種天要搞清楚,蒼天、昊天、旻天和上天,分別就是春夏秋冬的天,古人的稱法是不同的。

  好,《廣雅》當中講到天,天不但是春夏秋冬它有不同的稱謂,而且東南西北不同的方向,對於天的用法還是不同的,這個也是有點複雜,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廣雅》當中說,我們先來看南方,南方的天叫做「炎天」,炎就是炎炎夏日的炎;而西南方叫做「朱天」;西方的天稱作「成天」;西北方的天稱作「幽天」;北方稱作「玄天」。好,那比如說在北方,我們會聽到有玄天上帝的名稱,這是東西南北也有不同的這些神。將來我們在很多經典當中都會學到,其實有一些也是非常有趣。比如說我們學到太陽的時候,後面會學到「日月盈仄,辰宿列張」。比如說學到太陽的時候,我們就要學到,給太陽公公駕車的神叫什麼名字呢?叫羲和。還有給月亮駕車的神,名稱都不同。所以通過這些書,大家可以掌握,古時候有許多非常有趣的故事,還有名稱。

  好,北方是玄天,一看到「玄天」就知道這一定是北方。玄天上帝,這一看,玄天肯定他不是南方的神,肯定是北方的神。好,東北方叫「變天」。還有九天之際叫做「九垠」,垠這個字本身,它就有界限跟邊際的意思,所以九天之際叫做九垠。我們在學背唐詩的時候,也常常會看到九天的這個詞,比如說像「疑是銀河落九天」。九天,九天之際就叫九垠,九天的邊際就叫九垠。另外「九天之外次曰九陔」,陔也有一層一層、一重一重的意思。

  另外,我們在平常談話的時候,有人就常常會說,你到底知不知道天高地厚啊?這個話聽起來有點像罵人的話,但是到底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們會看到古人居然在記載當中把天之高與地之厚,數字都記載得很清楚。這一段同樣是《廣雅》的記載。好,這裡記載天跟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呢?是兩億一萬六千七百八十一里半度,這是天跟地之間的距離。地有多厚呢?我們剛剛說到天跟地之間的距離,指的就是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呢?「地之厚與天高等」,它跟天的高度是相等的。天,南北之間相去兩億三萬三千五十七里二十五步,東西短減四步。

  其實我們看到這一段,真的是會對古人特別地佩服,為什麼呢?你看古人他沒有發明宇宙飛船,沒有創造人造衛星,沒有這些所謂科學的工具。可是為什麼他很多的經典當中的記載,會覺得好像他就曾經去過太空一樣?能夠把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丈量得這麼準確。這裡差多少度,差多少步都算得這麼清楚,那這一點我們只能解釋說,古聖先賢有許多都是明心見性之人。他雖然在中國是以聖賢的身份出現的,這是因為中國人尊敬聖賢人、喜好聖賢人,但實際上有許多古聖先賢、古聖先王他們的境界,在佛經上來講都是屬於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這種境界。也正是因為如此,他見了性之後,人的性德,它是具有萬德萬能。所以他在觀測整個宇宙當中的這些狀況,自然就不是我們肉眼凡夫這樣的能力了,他的能力就比我們大得太多太多了。這性德自然的流露,他當然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那如果不是這樣的境界的話,我們想想看,像伏羲畫八卦,到了黃帝的時期,對於八卦又有推演到六十四卦,到周文王演《周易》,這些古聖先王,如果他不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怎麼能夠通過像《周易》這樣的經典來闡釋宇宙人生真相呢?所以他們的智慧和德能,並不是我們現代肉眼凡夫所能想象的。你去量一下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們現代科學家通過科學儀器,可能是可以測到;可是古人他沒有這些儀器,他依然能夠把整個宇宙人生的現象看得這樣清楚,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剛剛所講述的都是出自於《爾雅》跟《廣雅》。這些工具書,我們在英國漢學院的課程《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都曾經介紹過,這些典籍對於我們學習漢學,都是必不可少的。《爾雅》相傳有一段文,還是周公親自所作的。當然《爾雅》的作者是比較多元化,有很多的內容也是孔門的弟子所增加下去的。《爾雅》這部書它不是成自於一人,而是許多的這些儒家的學者共同完成的。所以《爾雅》跟《廣雅》這些書,跟《說文解字》、《方言》等等一樣,都是很重要的學習漢學的參考書。

  好,《纂要》這裡的記載,是東西南北叫做四方。這四方我們很容易了解,對於東西南北這是地理方向的一個概念。「四方之隅曰四維」,叫做四維,天地四方叫做六合。「天地曰二儀」,所以我們會看到「太極生兩儀」,兩儀究竟指的是什麼呢?大家要很明確,兩儀所指的就是天地。所以大家在看古書的時候,現在逐漸地在學童蒙養正的階段,我們把這些文言的基本的用詞,不斷地去累積,將來大家再寫文言文的文章就會很厲害了,這些詞語信手拈來。好,二儀所指的就是天地。什麼是三才呢?學過《三字經》的同學都知道「三才者,天地人」,加上天,加上地,再加上人,天地人合在一起就是三才。

  好,下面這一句話,跟我們現在學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就能夠對應上了。什麼叫宇,什麼叫宙呢?「四方上下謂之宇」,所以宇跟宙大家不能搞混,一個是空間概念,一個是時間概念。四方上下叫做宇,這就是空間的概念。四方就是東西南北,再加上上下,所以宇是空間概念。而「宙」,宙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往古來今謂之宙」。你看古往今來時光的流逝,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這樣的時間的流逝,一種時間的概念就是宙。宇跟宙我們在學習這句經文的時候,一定要把它的基本概念掌握。那當然宇宙,也有人稱天地為宇宙。

  「天地元氣之所生」,天是乾,地是坤。我們看下面這一句,又跟「天地玄黃」有關。「天圓而色玄,地方而色黃」,所以天圓地方,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古人就是在古建築當中,對於天圓地方就充分體現出來。在北京有天壇、地壇、有日壇、有月壇。到了天壇就看到什麼都是圓的,一切建築、設施都是圓的;到了地壇就會看到一切都是方方正正的。古人在設計建筑的時候,就完全符合這些自然的規律,天圓地方。

  而「天圓而色玄」,這就是「天地玄黃」,天空是黑色的,「地方而色黃」,大地是黃色的。有同學是不是會有疑問,說地是不是也不一定完全是黃的啊?是不是也有黑土,有黑土地也有黃土地啊?這個地方,開吉個人的理解,天地也是跟陰陽五行相對應的。地,如果我們用土來對應,金木水火土當中的土來對應的話,那確實五行當中土對應的顏色就是黃。所以我們這裡理解黃,就不能完全從土地到底是不是黃色,當然黃一定是它的基本的色彩的。如果是變成像東北的這種黑土地,它是有它特別的自然的地理因素造成的,這個土地就特別地肥沃,被稱為黑土地。所以我們不要用這種概念來理解它,可能從五行的角度來解釋,更符合這句話的原意。

  好,「日月為之兩曜」,大家是看到兩曜這個詞,就知道它所指的就是日月。「五星謂之五緯」,好,五星,因為我們後面會學到「日月盈仄,辰宿列張」,會涉及到二十八星宿的概念,五星它包括了東方的歲星,南方的熒惑星,西方的太白星,北方的辰星,還有中央鎮,這五星稱作「五緯」。詳細的部分像二十八星宿,還有像十二律呂,這都是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當中,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概念,這在後面的課程都會來跟大家做分享。

  「三辰」,日月星稱作三辰,也叫作三光,我們常常說「三光者,日月星」。這都是關於天方面的基本概念。而星辰的概念,我們知道二十八星宿,到後面的課程會再講解,古人天文的概念,它其實相對來說也是挺複雜的,跟我們現在西方的科學所說的星座,是不完全一樣的定義,是古人用二十八星宿,來講解羅列在宇宙空間當中的這些星星。而且因為古時候,有一些歷史時期,是非常重視天地人的這種感應,所以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它和我們地上的,中國的版圖當中,這些地理概念都是相對應的。在有的朝代,這些君臣他們非常重視去觀測星象。我們中國的天文學,在歷史上也是很悠久的。古人觀測星象,有時候他預測一些國家的吉凶禍福,有一些是預測得相當準確的。他就是通過去觀察天空當中的星象,它對應的中國的土地,不同的部分,所以哪些星象,發生的一些變化,他就可以預測到說中國的土地上,哪一個地區,或者哪一個諸侯國,將會發生一些災變,這在歷史上很多的災變,很多的事件,都是有很清楚的記載。總的來說,還是強調要以德來相感。如果君王和大臣,他們都能夠用德行來修正自己的錯誤,往往就可以改變國家將要面臨的災禍。這些故事在古時候也很多,講到後面的經文會跟大家再來分享。

  好,那關於天地,古人還有許多關於開天闢地的傳說,例如說我們看到這兩幅畫,是江逸子老師所繪製的,一幅就是伏羲氏,還有一幅是女媧,伏羲和女媧在古時候也常常會並稱。這都是在上古時期,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對於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與發展,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像伏羲氏這是古聖先王,他有許多德行都是值得我們尊敬和讚歎的。

  在《淮南子》當中就有記載女媧補天的故事,這是在古時候「四極廢」,古人認為天的四方盡頭,都有大柱子把它支撐的,可是當柱子倒塌下來的時候,就發生了很大的災禍。「九州裂」,這是九州之內,中國古時候稱作「赤縣神州」,赤縣神州當中又分作九州,那這裡的九州就是指的大地,大地也崩裂了。我們想天的柱子塌下來了,大地也崩裂了。「天不兼覆」,這時候天就不能夠同時覆蓋萬物。「墜不周載」,墜字是地的古字,地也不能夠再容載萬物了。為什麼?因為這時候天崩地裂了,發生了很大的災禍,而且有很多大火不斷地蔓延,還有水災也不斷地出現。於是這些猛獸,就開始去吃這些蒙昧無知的百姓,還有兇猛的鳥,也用爪子去抓這些老百姓。所以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非常地痛苦。這時候女媧她就練了五色石來補蒼天,這就是女媧補天的故事。它又把「鼇」,鼇是古時候,傳說當中海裡的一種大龜,把鼇它的四隻腳,用來當做天的四個柱子,又把它立起來,「殺黑龍以濟冀州」,冀州是九州之一,是中國的中原地帶,於是就把這些兇猛的野獸,也都降服住了。「積蘆灰以止淫水」,於是因為女媧補天的功勞,使得蒼天得到修補。「四極正」,天的四根柱子也都立起來了。「淫水涸」,氾濫的洪水,也都止住了。「冀州平」,冀州就是指的九州當中的其中一州,這是中原地帶,也都平息下來。「狡蟲死」,兇猛的害蟲最終也被降服,於是人民百姓又能夠開始,過上了安定而又富足的生活,這就是女媧補天的故事。

  那我們所列舉的幾個故事,有幾個故事都是跟天有關。後面還有講到「杞人憂天」,以及在《蜀志》當中所記載的一個故事,也是非常有趣。這些故事,都是在《初學記》的事對當中所引用的,因為時間的關係,關於杞人憂天的故事,還有秦宓的答問,這也是關於天的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我們就留待下節課,再來繼續跟大家做分享,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