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學根之根—千字文

  

開吉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21/7/28  台南極樂寺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從第六十一頁《千字文》開始看起。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了這句經文,並且跟大家分享了關於漢字「天」,還有「地」,在造字的時候,最初的本意,並且分享了在《初學記》當中關於「天」這個字的意義和內涵,這節課,我們還是繼續來看《初學記》當中,在「天」天部這裡,「天」第一,前面所介紹的是敘事的部分,按照《初學記》體例,在敘事之後,就是事對,也就是跟這個字有關的,在歷史上有許多的故事。我們從其中來擇取二則比較有趣的歷史故事,來跟大家做分享。關於「天」,在《初學記》的事對當中,其中就有「杞國憂」以及「秦宓答」,這兩個部分,它所闡釋的是兩則跟天有關的故事,杞國憂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一句成語,叫作「杞人憂天」。不過在寫文章或者是寫詩作對子的時候,可以用杞國憂來作為典故。

  「杞人憂天」這則故事出自於《列子》,是說在從前,有一位杞國人,他每天都很擔憂,為什麼會擔憂?他擔憂天會崩塌下來,大地會陷落下去。因為他天天都在憂愁這件事情,所以緊張得晚上都睡不著覺,白天他也吃不下飯。後來有人就知道了這位杞國人內心的憂愁,於是就向他開導,說天其實是由氣體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氣體本身就是無所不在的,比如說像我們每天所呼吸的空氣,現在你天天都是生活在這個氣體當中,在這裡活動和呼吸,它怎麼可能會崩塌下來?結果這位杞國人,他聽了之後,不但沒有把以前的憂慮和牽掛放下,反而又增加了新的憂愁,是什麼?他想天既然是由氣體所構成的,那這些日月星辰在裡面它支撐不了它們的重量,日月星辰會不會全都掉下來?他又增加了新的憂愁了。於是勸導他的人,又繼續來安慰杞國人,他跟他說,這日月星辰,它不過就是在氣體當中會閃閃發亮的部分,即使它墜落下來也不會傷到人。

  我們想一想,杞國人聽到這個話會不會把他心裡的憂愁跟這些擔憂全都化解?我們看這個人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雖然不再對於天會塌下來這件事情感到擔憂,可是,他又繼續想到底什麼時候地會塌下去?他為這事情也感到很憂愁。於是這位安慰他的人。就接著跟他解釋,說大地是由許許多多的土塊累積而成的,這些土塊它的密度是很密實的,充滿了每一個角落。你看,你每天都在大地上面行走,又有什麼理由會讓你懷疑地會陷落下去?結果這位杞國人聽了這番話之後,終於把內心各種各樣的疑慮都消失了。

  這則故事就記載在《列子》當中,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就逐漸地演變成了一個成語叫作「杞人憂天」。杞人憂天所講述的都是人們的內心缺乏根據的憂愁,而且這種憂愁,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憂慮。雖然《列子》這個故事可能是一個寓言的故事,但是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並不缺乏這樣的人。有的人他的心態就是太過悲觀,什麼事情都喜歡往不好的方面去想,那這時候就需要有人在旁邊為他開解,把他內心種種憂慮還有煩惱解開。同時我們在奉養父母的時候也會發現,特別是一些老人家,他們也很會擔憂種種的事情,對於兒子的事、孫子的事等等的,總會牽腸掛肚,常常憂愁。那我們作為兒女也要想盡辦法來寬解、寬慰父母親的心。這就是養父母之心。要讓父母、老人的心情能夠生活在一種愉悅的氛圍當中,這也是為人子女孝養父母應當要做到的。所以即使像在現在的社會,有的兒女和父母沒有生活在一起,可是借助著高科技的方便,平常也可以常常打電話,來聽聽父親、母親他們心中有什麼憂慮和煩惱?我們常常可以和父母親聊天,幫助他們把內心當中不必要的憂愁解除。這也是盡孝行孝很重要的一個做法,這是第一個故事。

  接下來再來看跟「天」有關的第二個故事,也是在《初學記》的事對當中有一個「秦宓答」,秦宓答,我們看事對有二個字的,有三個字的,這都是寫文章或寫詩詞的時候,要用詞用典就可以從這裡來查詢,秦宓答這個典故它是出自哪裡?它是出自於《蜀志》,所以就可以來判斷這個故事,它的時代是在三國時期的蜀漢,這個時代很重要,因為故事發展到後面,我們要了解它的所處的時代,才能知道它是什麼意思。

  在《蜀志》這部書裡面就記載著一個挺有趣的故事。「吳使」,「吳」就是三國時期的孫吳,孫吳政權派了一位使者,叫作張溫。「來聘」,這時候應該是這位使者來到了蜀漢這個地方,於是張溫他跟秦宓之間有一段對話,就是跟天有關的,張溫問秦宓說:「天有沒有頭?」結果秦宓是一個很機智又有智慧的人,秦宓就說:「有。」於是張溫就問他說:「那天的頭在哪裡?」秦宓就說:「《詩》云:『乃眷西顧』。」我們知道在古時候,其實像《詩經》這樣的經典是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國與國之間有外交的往來,這種外交的言語用詞,會常常引用《詩經》。這一點如果是讀這些先秦時代的經典,大家會看到《詩經》在人們相互對答的時候,是常常會被引用的,於是秦宓就回答說:「《詩》當中說「乃眷西顧」,由這裡可以推斷,天的頭在西方。」這是回答得很巧妙,這個答案都有出處的、有典故的。我們聽了這個對答,其實是蠻有趣的。

  張溫又問他說:「天有沒有耳朵?」秦宓也很機智,他就說:「天處高而聽卑。」你看天它是處在高位,可是它聽卑,他其實也要去聽一下來自於老百姓這方面的聲音。所以古時候的君王就常常要了解一些民生的疾苦,通過什麼方式?君王會派遣使者去各個地方採集民間的詩歌。由此來了解民生的疾苦。《詩經》當中有一句說:「鶴鳴九臯,聲聞于天」所以秦宓就反問他說:「如果天沒有耳朵,它如何又能夠聽到?」他這回答也是很巧妙,接著張溫又問他:「天有腳嗎?」秦宓就說:「《詩經》當中說『「天步艱難」,如果它沒有腳,它又如何能夠走?』你看他句句都有典故。

  最後張溫沒有辦法,就問他說:「那天有沒有姓?」我們知道古人都有姓,那天到底有沒有姓?這個時候秦宓就回答說:「姓劉」。吳國的使者聽了,他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緒,就問他說:「何以知之?」你怎麼知道天姓劉?于是秦宓就說:「因為他的兒子姓劉,所以可推斷他的父親也姓劉。」這句話我們怎麼理解?因為張溫是吳國的使臣,秦宓他是蜀國,蜀漢政權的天子是劉備,所以是劉家的天下,古人稱君王為天子,天的兒子,既然天的兒子都姓劉了,他的父親一定也姓劉,所以他就說天姓劉。這個故事是挺有趣的,你可以看出古人在這種外交的活動當中,作為外交使臣,他反應一定要非常靈敏,說話也是要很機智的,因為他是代表著一個國家,應對進退在答問當中,都要體現出他們自己國家的尊嚴,所以這種對答是很機智很幽默的。關於「天」的故事,我們就選取這二則,其實在《初學記》當中事對的部分,關於「天」的典故和公案還有很多,所以將來我們同學們寫作文或者寫詩寫對聯,有查到古代的類書,都可以去了解各種詞彙的典故。這是非常豐富的內容,很值得大家用心地去鑽研體會和學習。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地」,在文淵閣本《四庫全書》當中,《初學記》在子部的一九六類書類。那什麼部分是記載著「地」?我們可以打開八九零至七十,這是《四庫全書》的版本,如果大家手上是中華書局所印的單行本,頁碼是不同的,但是它的卷數還是相同的。在《初學記》的卷五「地理上」一開頭就是總載「地」第一,那同樣地我們也是來看一下它敘事的部分,敘事的部分,我們通過學習《初學記》也是讓大家熟悉一下,古時候像《說文》、《爾雅》等等的典籍當中,對於這些萬事萬物的記載都是如何,以及古人的種種用詞。這樣對日後,大家再學寫文言文的文章,學習寫詩、寫對聯都能夠積累更多的詞彙,這對於學習文言文都是有幫助的。

  我們先來看「地理上」總載「地」第一,這裡所講的就是「地」,「抱朴子」就有再次談到了關於天地的生成,這是古人怎麼樣解釋宇宙的起源天地的生成,他說「太極初搆」,太極上節課我們有講過它是在天地還沒有形成之前的一種狀態,「搆」是構造、造成的,跟構造的構是相通的,它是造成的意思。剛剛造成,「清濁始分」,清濁所指就是清氣和濁氣,因為我們知道,在天地還沒有形成之前,最初是處在一個混沌的狀態,到了「太極生兩儀」,兩儀所指的就是天地,天地在生成的時候,這種混沌的氣,它就分成了清氣和濁氣。「故天先成」,清氣上升而為天,濁氣下沉而為地,所以天是先生成,之後地才開始形成。這是古人關於「太極生兩儀」,也就是天地初分的時候,有這樣的一段形容跟記載。《白虎通》當中也說:「地者元氣所生,萬物之祖宗也。」因此,我們常常會把大地比喻為母親,為什麼?因為大地能夠生長萬物,養育萬物。而且它有博大的胸懷,可以包容各種各樣的事物,在前面的課程當中,也有跟大家分析過,因為古人把天看作是乾坤當中的乾,它是屬陽的,把地看作是坤。同樣在一個家庭當中,我們常常會把父親看作是天,把母親看作是地。父親就有天的陽、這種剛乾獨斷的特質,頂天立地。而母親則是柔順而能夠包容,就如同大地一樣。

  《淮南子》當中說道:「天有九部,八紀。而地有九州,八柱。」九州,是我們中國在歷史上的版圖,整個大地它分為九個州,九州之外有八埏,這個字就是土字邊再一個延,這個字讀ㄧㄢˊ,關於是哪八埏,在小括號的註解當中,都有細細地來跟我們講述,大家可以作參考。八埏之外有八紘,同樣是哪八紘也是在註解當中,都有為我們說明,我們在這裡,因為名詞術語太多,就沒有一一列舉出來。另外八紘之外有八極,這是古人對於地的形容,大家會看到很多不同的概念,像九州、八柱、八埏、八紘、還有八極,這都是形容地的。到底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這個也是想要了解宇宙自然的現象的人,他非常關心的問題,我們在這裡就會看到,關於「地」的記載,它就有一組數字,大地,東西是二億三萬三千里,南北則是二億三萬一千五百里。這個數字大家可以跟我們前面的課程當中所說到的,到底我們要了解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可以從這些典籍的記載當中,去看到古人他所觀測到的數字。我想這個數字應該不是用科學儀器去測量的,比如說像前面的課程當中,講古人他所算出來的天到底有多高,地到底有多厚?因為那個時代並沒有發明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等的這些科學技術的東西,所以古人對於天地宇宙的觀測,並不是只靠儀器。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我們也有分享過,因為古人有許多古聖先賢,還有古聖先王,他們雖然是以聖賢的身份出現在中國,可是實際上,有許多人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這樣的聖哲之人。所以他們在觀測洞察宇宙人生真相的時候,就不是像我們肉眼凡夫一樣,需要去靠許多科學方式來計算跟測量。有許多內容往往他是性德當中自然的流露,自然就能觀測到這些真相。

  下面說到夏禹,夏禹所治的四海之內,夏禹王這個時代他所管轄的領土當中,大地東西是二萬八千里,南北則是二萬六千里。那這裡就有一個經跟緯的概念,就是地東西這是緯,那如果是經,南北為經。包括現在的地理學在考察地球的時候,在描述地球,我們也會看到經線跟緯線的概念。比如說東經、西經、南緯、北緯多少度。也是用這種方式來記載地球上的位置。這一段是《淮南子》(也就是《淮南鴻烈》)當中的記載。

  下面這段是《爾雅》的記載,《爾雅》的記載,這也是關於「地」的一個概念,「東至於泰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鈆。」你看這個詞,大家不是很熟悉,濮鈆這兩個字的讀音讀作púyán,「北至於祝栗,謂之四極」,《爾雅》在這裡,為我們所講述的就是什麼叫作四極,以及什麼叫作四海。「四極」,東是泰遠,西是邠國,南是濮鈆,北是祝栗。叫作四極。那什麼是四海?「四海」,我們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地方它是離大海比較近的,四海就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蠻,我們看夷、狄、戎、蠻,一看就是對於邊疆少數民族的一種稱謂。所以四海在《爾雅》當中的概念,就是九夷、八狄、七戎跟六蠻。

  接下來這是《纂要》的記載,《纂要》就有談到,比如說我們談到大地的「地」這個概念,在中國的範圍當中,它就會包括像《周禮》裡面所談到的有山林,會談到大山,還有川澤,會談到大水以及丘陵、墳衍、還有原隰。這些都是在《周禮》當中所談到大地上面都有哪一些?有山、有河、還有丘陵等等的,《纂要》這裡就有說到,中國人講山會談到五岳,哪五岳?它分別就是有泰山、衡山、華山、恆山、還有嵩山。這是代表五岳。如果中國人在談四瀆,四瀆就是跟水有關,跟這些河有關,那四瀆就包括了江河淮濟,江就是長江,河是黃河,淮是淮河,濟就是濟水,這是四瀆。

  還有三壤是上中下,五土,五土就是大地上所包括這五樣,這在《周禮》當中就有記載,從山林開始有山林、川澤、丘陵、墳衍跟原隰。這是五土。五土是《周禮》裡面所談到的五土。《周禮》的記載還會詳細一點,分別這五土下面的動物都是哪一類動物,還有它的植物都是哪一類的植物,都有講述得很清楚。有的動物,比如說山裡的動物跟水裡的動物一定是不一樣的,你看山林當中動物就是宜毛物,有許多生活在山林裡面比如說老虎,或者是豹子等等,你看牠都是身上有毛這些動物。因為可能山林特別是到比較高的山上,牠需要有一定厚度幫牠保暖。可是到了川澤,也就是水裡,動物就不能夠全身是毛了,那牠在水裡就沒有辦法游來游去,於是在水裡的動物是宜鱗物。像有鱗甲的魚、蝦等等的,牠們就是適合在川澤,也就是水裡面生活。此外,還有像丘陵、墳衍、原隰,這裡面的動物跟植物,自然和山林川澤裡面的動植物又是不相同的。所以像《周禮》這些經典當中記載,如果細細來講,也會非常有趣。這是讓我們去了解大自然當中的萬事萬物,也就是說在廣茂的大地上,大家會看到動物種類有許多種,而且它們是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比如說像丘陵這樣地帶,像宜羽物,像這樣的地方就是有許多鳥類在飛來飛去,那它身上是會長羽毛的,所以從這裡大家就會看到古時候的經典,其實對於宇宙人生的萬事萬物闡釋得是很詳盡的。我們要是深入地學習,就會發現這裡面也是有無窮的奧妙,無窮的樂趣。

  關於《初學記》裡面的大地的部分,就給大家介紹這些概念,其實後面還有一些內容,我們因為課程的關係就沒有全部的內容都跟大家介紹,這樣太繁瑣了,只是摘取一些重點。接下來在事對的部分,我們也是選取比較重點的內容,詳細的內容如果大家對於《初學記》這部類書有興趣的話,大家就可以深入地再去學習,在這裡我們只是挑取一點對於大家在生活當中會比較有啟發的一些故事,或者是事對這些用詞來跟大家做介紹。

  事對當中,我們在這裡選的是「流謙」跟「貴貞」,為什麼選「流謙」跟「貴貞」?因為「流謙」這裡面所談到的《易經》裡面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啟發,如果讀過《了凡四訓》的人對這句經文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流謙」,這裡引述就是《易經》所說的一句經文,「地道變盈而流謙」,謙就是謙虛的謙。而「貴貞」它所引述的則是《漢書》的一段文,「天道貴信,地道貴貞,不信不貞,萬物不生」。你看這個話雖然很簡短,給我們人生啟發也是很大的。天地它能夠生成萬物養育萬物,天和地一定都是有很深厚的德行,它才能夠使得萬事萬物在天地之間都是生機勃勃的。

  天道和地道在《漢書》當中的記載,「天道貴信」,「信」就是「仁義禮智信」的信,為什麼是天道貴信?我們的理解是這樣,比如說在後面的課程大家會學到,「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這就談到春夏秋冬,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你看整個天氣這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它都是遵循著一個規律,所以才能夠孕育萬物,使萬物都生機勃勃,這樣的一種規律就是「信」。比如說二十四節氣,到了什麼節氣天候就會產生什麼變化,它具有規律性,能夠讓萬物在生長的時候,你看,該冷的時候就冷,該熱的時候就熱,萬物的生長就能夠生機勃勃。不過我們現在因為人為破壞大自然破壞得太厲害了,有一句話說,其實這句話是閩南語,它就說:「人如果不遵循天理,那天也不遵循甲子。」這是用閩南話翻過來的,天時它會反常,往往是跟我們人心的變化是有關的。因為我們人都完全不按照倫理道德來為人處世,所作所為完全都違背了仁義禮智信,對於大家所生活的環境,對於地球大自然,就進行了許多有意無意的傷害和破壞,導致整個地球已經溫度失衡。常常有科學家,或者是各國的政府提出警告,就談到地球不斷變暖的狀況,這是對未來的地球人類的生存發展會造成很大的危脅。這都是因為人不遵循倫理道德所造成的,不相信因果所造成的,這是「天道貴信,地道貴貞,不信不貞,萬物不生」。人要遵循這樣的德行才能夠生養萬物,如果不遵循天道,不遵循這種人倫的常道,那它也是不能夠養育萬物的,所以古人講的這些話都是很有深意的。

  為什麼師父上人常常勸導我們一定要聽老人言?應該是去年,在重新出版跟印製《老人言》的時候,師父上人還特別交代要印一套書籤,書籤上面所寫的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言是什麼言?老人言就是經典聖賢所說的這些言語,這些言語都是真實不虛的。師父上人在講解《了凡四訓》的時候,也曾經為我們闡釋所謂「謙卦六爻皆吉」的道理,我們看到大地的德行,就如同《易經》當中所說的,「地道變盈而流謙」。那我們應該如何向大地來學習它的德行?來看一下《了凡四訓》所引用這段《易經》的經文,是更加完整的。《易經》當中說:「天道虧盈而益謙, 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謙虛之德,無論在天道地道,還是人道,甚至三惡道。謙虛之德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來看師父上人是怎麼開解的,「天道虧盈而益謙」,盈,我們看到月亮的盈虧,就能夠體會這個道理。比如滿月,滿月之後,月亮的亮光一定是一天比一天減少,可是月還沒有滿的時候,它的光明會一天比一天增加。增加一點就是這裡所說的「益謙」。「天道虧盈而益謙」,也就是《尚書》所說的,「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從這些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到天道,也就是大自然的定律是什麼。下一句是說到了「地道變盈而流謙」,盈就是盈滿的意思,我們看水也是同樣的道理,水它滿了之後一定是會往比較低窪的地方去流,這就是地道它的形象就是如此,這是「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你看當一個人非常得志的時候,不要說人嫉妒,就是鬼神看到了都會生起嫉妒心,還會想辦法來陷害或者是找麻煩;可是當一個人什麼都沒有的時候,這個時候連鬼神都覺得:「哎呀,你好可憐!」也會感到同情和憐憫,想要幫這個人,能做一點什麼。

  那不但鬼神是如此,人也是如此,「人道惡盈而好謙」,惡就是厭惡的意思。師父上人就曾經舉過清朝時期,曾國藩先生的例子,曾國藩先生在清朝時代,他的官位做得很高,他官位曾經做到四省的總督,真的就像一個小皇帝一樣。但是曾國藩先生他是一位很有學問、氣質、涵養的人,他的書讀得很多,所以他知道自己權力、地位過了頭之後,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於是曾國藩先生在書房就題了這樣一個名字叫「求缺齋」,這是闡明他的志向。你看一般的人都想求圓滿,可是曾國藩先生他並不求圓滿,他想求缺,什麼事情稍微欠缺一點而不能盈滿,一個人他地位越高,他能夠做得越謙虛。你看曾國藩先生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種謙虛謹慎的態度,所以他能夠保得住,甚至於一直到現在,曾國藩先生的後世子孫都是相當好。這都是因為曾國藩先生他自己本身有德行,懂得修善積德,懂得謹守住謙虛謹慎的態度。而且因為曾國藩先生的家庭教育這方面,他做得很好,把後代的子孫教得很有德行學問,於是後世子孫能夠遵循他的遺教,就使得曾氏家族的富貴能得以保全。

  而《了凡四訓》就有談到謙德,「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這所說的就是《易經》當中的六十四卦。《易經》的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有吉有凶,吉凶它是相參的,可是只有謙卦是六爻皆吉,這是六十四卦當中只有謙卦這一卦,有這樣的卦象,這個卦象就稱作「地山謙」。它上面是坤卦,坤就是地,下面是艮卦,艮是山,那你看高山它在地底下,代表什麼?這所代表的就是謙虛的德行,所以聖賢的經典就是教導我們,一個人德位越高他就越要謙虛卑下。那師父上人在這副墨寶當中,也特別提醒我們,所謂「誠敬謙和」要終身行之不變,這種誠敬謙和的態度,是我們一生都要遵循、要遵守的原則,是終身行之不變,不能夠改變的。這是師父上人在這副墨寶當中,對於我們的諄諄的教導。其實我們在生活當中會觀察,不但是師父上人,包括像師父上人的許多學生,他們在落實謙德方面,就做得很好,確實自己很有德行,很有才華,可是生活當中,在在處處都特別謙虛謹慎,不敢在人之上,這種德行就是我們要認真地去效仿和學習。關於「天」和「地」,我們在這裡就補充到此地。

  接下來大家接著來看《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我們請看《聖學根之根》第六十一頁,《千字文》第三行「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這句經文,「日」就是指的太陽,「月」則是指月亮,月亮又稱作太陰,所以「日月盈昃」所指的就是太陽,它有正有斜,太陽我們會看到每天早上,它是升起在東方,到了正午,就在頭頂上,這時候影子是最小的。過了正午之後,太陽慢慢地西斜一直到傍晚,太陽就下山了。所以太陽有正有斜,這是「日」。「昃」所說的就是太陽,「盈」是滿的意思,這裡所講就是月亮。因為月亮有陰晴圓缺,這是「日月盈昃」。

  接下來是「辰宿列張」,「辰宿列張」就是指星辰它布滿在無邊無際的太空當中,這就是「辰宿列張」。那我們看這句經文,一個字一個字的來看,「日月盈昃」,「盈」這是充滿的意思,在這裡所指就是月圓。它充滿了就是滿月,月亮這種盈虧的變化,盈就是充滿,虧就是虧損,有缺,月缺的時候。這是在每個月有固定的規律,在陰曆每個月的十五就是「滿月」,也叫「望月」,或者叫作「盈月」。而陰曆有時候它只有二十九天,到了三十號這一天,月亮就看不到了,這就稱為「朔」。所以「朔」跟「望」我們要分清楚,「朔」所指的就是初一、三十,這個時候月亮是小小的月牙一點點,而「望」則是滿月,這是「盈」。「昃」它是傾斜的意思,太陽它向西邊的方向來傾斜,這就是「昃」,為什麼昃它有一個日,底下是平仄的仄?每天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但實際上我們知道,這並不是太陽繞著地球轉,而是地球自轉所造成的。所以就會看到早上太陽從東邊升起,到了正午的時候位置最高,過了正午,它就往西邊斜落,這就是「昃」。這是「日月盈昃」。

  關於「日」,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字它在古時候的字形。大家會看到我們的投影片上,這幾個「日」它分別是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還有小篆。大家來看一下「日」,甲骨文的日,羅振玉先生他認為「日體正圓」,當我們看太陽的時候,太陽是什麼形狀?太陽是圓形的,可是為什麼當我們看到甲骨文的日,這個日卻是一個方方的形狀?羅振玉先生他認為,在《卜辭》當中甲骨文的形狀,它有時候是多角形,或者是正方形,這不是因為太陽的形狀是這樣。太陽的形狀一定是圓形的,可是古人在甲骨文,就是在龜甲上面去刻字的時候,他所用的刀筆,因為那個時候沒有發明像毛筆、紙這些寫字的用品。因此在殷商的時期,人們是在占卜的龜甲上面去刻字,刻的時候,是用這種刀來刻,這時候你要把一個字刻成圓形難度就很大;可是如果刻成方方的樣子,這時候刻起來就比較好刻。因此我們會看到甲骨文當中的太陽,它是方方的形狀。

  但是這個說法,有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畢竟像甲骨文、金文這樣的文字距離我們這個時候是比較遙遠,所以不同的文字學家對它的解讀當然也會有所差別。葉玉森先生他認為疑先哲因,方形或者是圓形,並契文丁字初文或以為方圓。它因為方圓,製造在前,恐怕「日」,如果把它畫作圓形的會產生混淆,所以改做正方、長方形,這是因為前人在文字最開始時候,寫太陽這個日,本身就是先刻成方形,沒有把它刻成圓形,所以它有這樣一個處理方式,同時在方方的形狀裡面又加了一橫,這是一個符號,就和方方的這種形狀可以相區別。那我們會看到金文當中的太陽,在《正中字典》當中,大家會看到金文的太陽有不同的形體,其中金文的第一個「日」字跟甲骨文就有一點相近,它也是外面是方方的形狀,然後中間有一個小小的橫,可是我們會看到《正中大字典》當中金文第二個「日」字,它的形狀就不同了,你看金文的第二個「日」字中間就像太陽一樣,而且在太陽的四個方向還畫出了斜斜的幾個短短的筆畫。就像太陽的光,光芒四射的這種形體。所以金文「日」看起來就很形象,真的很像太陽。

  再來看《說文》的小篆,《說文》的小篆也是有二種不同的寫法,小篆的第一種寫法它外形就像太陽的實體,中間的橫筆就像太陽當中的黑點,移動微曲的形狀,在《說文》的定義當中,對於太陽的本義,對於「日」字的本義是解釋作「太陽之精也」,也就是太陽的名稱,所以古人稱「日」就是太陽。小篆當中,「日」還有另外一個寫法,中間這筆就變成了一橫,它的意義跟上面那個「日」是相同的。這點王筠在解釋「日」字,他也有他的一個觀點,他認為古文的「日」,就是我們看到小篆右下角「日」就是一個「日」的形狀,然後中間的這筆,它是有彎曲的樣子,因為這種寫法並不是很方便書寫,因為古人那個時候,甲文、金文到小篆的這個時代,所用的書寫工具,除了用刀筆來刻之外,還有就是寫竹簡的時候,它同樣也都是在寫字的時候,並不是那麼方便,如果你這個筆畫相對來說是比較複雜一點,它寫起來就並不是那麼方便。所以就產生了變化,把「日」當中轉變成一橫,這樣寫起來就方便很多。但這種寫法傳習比較久遠了,於是許慎他在《說文》裡面就對於「日」這不同的二種寫法全都把它收進來。這是關於「日」這個字,它古時候的字形,從甲骨文、金文一直到小篆,它的字形有產生一定的變化。可是我們會看到古人在寫字的時候,就好像畫了一幅畫一樣。其實學起來是非常有趣的。

  關於「日」這個字,它作為太陽來解釋的時候,是屬於一顆恆星,而且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的直徑經過人們測算,它有一百三十九萬一千公里,這是它的直徑。所以太陽它大概就是地球的一百零九倍,它比地球確實是大得很多。太陽的光是很熱,而且是很強的。太陽本身在自轉的時候,它也產生吸引力,所以地球以及幾大行星都是圍繞著太陽在運行。在太陽系當中,太陽的位置它是處在核心的地帶,所以幾大行星都是圍繞著太陽在運轉的。而在《康熙字典》當中,我們會看到《說文》當中對「日」解釋是: 「日,實也,太陽之精不虧」,這是《說文》的解釋,所以「日」是作太陽來解釋。《釋名》同樣也是說:「日,實也,光明盛實也」,《釋名》的解釋說,為什麼太陽叫作實?是「光明盛實」,因為太陽的光是非常強烈的,所以「光明盛實」就以實來解釋「日」。《易經》乾卦當中說,「與日月合其明」,《禮記》裡面說「日出於東」,這裡都是經典裡面有關於「日」的記載。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月亮的「月」,月亮的「月」在甲骨文、金文還有簡帛文字、小篆的形體,都有列舉出來給大家看。甲骨文這個月亮大家一看,就會看出這個月亮是一個彎彎的月亮,「月之初文」這是葉玉森先生他認為月的初文一定是這種新月。因為我們印象當中月亮它在陰晴圓缺的過程,畢竟滿月的時間是比較少的,月有虧缺的時候是比較多的。因為太陽的日字在甲骨文跟金文當中是作正方形、長方形,甚至還有多角形的形狀,所以月亮的形狀也有發生這樣的變化。我們會看到甲骨文、金文當中的有一些字,月字它會變得比較方正的那個形狀。後又沿日注小直之譌,延續著日字的訛誤的寫法,月亮也相應有不同的變化的形狀。一直到篆文,我們看小篆的「月」字寫法,大家在ppt的圖上有看到這個寫法,月亮的「月」在甲骨文當中它有十多種的形體,那我們在投影片上這是最常見的形體,就是月亮它有虧缺的樣子。而金文的「月」字它跟甲骨文的「月」形象長得差不多,月亮都是一個,在月牙剛剛出來的時候,這樣的一種形狀,而小篆的「月」就有點像月亮在虧缺的時候的形狀。所以看到古人造字就會發現,他們對於月亮的觀察就有觀測到,雖然月亮有的時候是滿月的狀態;可是在一個月當中,其實月亮它虧缺的時間是比較長的,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時候,就是以比較常見的這種形體來作為月亮的形狀。到了小篆的時期,為了讓這個字體字形看得更加地漂亮,所以就變化成了這樣一個上面是圓圓的這樣的形體。

  而月亮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是作「太陰之精」來解釋,《京房易》當中談到月亮跟星星是至陰也,他們作為天空當中星體,它雖然是有形體,可是它們並不能自身發光。它不像太陽,太陽自身就會發光發熱,可是像月亮這樣的星體,它自己本身是沒有光發射出來的;它所靠的是太陽照在月亮上面,所以才會有光產生。太陽叫作「日」,太陰就稱作「月」。當月亮的「月」作月球來解釋的時候,它是地球的衛星之一,一般稱作月亮,也有稱作月,那月亮的直徑是多少?月亮的直徑是一二一六零英里,而它的質量是我們的地球八十二分之一。而月亮跟地球的距離平均是二三八八五七英里,月亮它繞著地球來旋轉,就是每二十八天是一周。月亮它繞著地球回轉的時候,它自己本身只轉一次,所以它永遠只有一面是朝向地球的,這二者就是說,月亮它在繞著地球轉的時候,月亮和地球同時也是繞著太陽在旋轉。因為月亮它常常是以半面受日光,跟地球是正向的,這時候所看到的是滿月,這就是「望」。如果是斜向的,在地球上看的就是半月,有上弦月下弦月。如果是相背的情況下,這時候就看不到月光,這就稱為「晦」還有「朔」,這就是關於月亮這個字,月亮的「月」這個字,古時候的形體以及它的意義。

  《康熙字典》當中我們也會看到,《說文解字》也是解釋月亮是缺,你看月有陰晴圓缺。「太陰之精」,太陰就跟太陽是相對應的,「日」就是太陽,「月」是太陰。而《釋名》也是說「月」是缺的意思,月亮滿則缺,當它到了滿月的時候,它就開始虧缺,這就是月亮的一個特性。而在《易經》的《繫辭》當中說:「陰陽之義配日月」。所以談到「日」都是跟陽是有關的,談到月它就是陰。《禮記》則說,「月生於西」。這都是經典之中對於月亮這個「月」字的記載。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日月盈昃,辰宿列張」,下面「辰宿列張」,「辰」所指的就是整個星體,平常我們會稱為「星辰」,而「宿」,「宿」就是星群、星座,如果這顆星是單獨的一顆星,就叫做「星」。如果是兩顆以上的,就叫做「宿」。「辰宿列張」,這個字我們要讀作xiù,像二十八星宿,不能讀作宿舍的sù,是讀作xiù。「辰宿列張」,「列」是陳列的意思,而「張」則是分布。那這句話,也是出自於《淮南子》當中的一段文,《淮南子》當中說:「天設日月列星辰,調陰陽,張四時」。天就是天空,「天設日月」,在天上有太陽也有月亮,而太陽是照著白天,月亮則是照著晚上。而除了太陽以及月亮之外,還有一些星辰羅列在周圍,這是「辰宿列張」能夠調和陰陽。四時是四季,四季就是春夏秋冬,它就會這樣子來運作。實際上在整個宇宙當中,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是無窮無盡的。在宇宙當中,是有無窮無盡的太陽,有無窮無盡的世界。所以這兩句經文「日月盈昃,辰宿列張」,所講就是日月還有星辰,就是日月星辰,在它的移動運作這種變化之下,我們的地球就有四季的春夏秋冬。

  當我們談到「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這說到的三光日月星,就會想起在《太上感應篇》當中,也有這樣的一句經文,跟日月以及星辰有關的。熟悉《太上感應篇》的同學都知道,「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這是《太上感應篇》當中的經文。師父上人曾經教導我們,為什麼在《太上感應篇》當中會有這樣的一段經文?這是聖人對於我們的教化,聖人教給我們,教我們不能「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這都是日月星辰。聖人這樣教導我們,是以此來養敬,敬就是恭敬的敬,也就是來培養我們對於天地鬼神要有畏懼之心,是培養我們對於天地鬼神一切人事要有恭敬之心。所以師父強調了兩點,一個是要有畏懼之心,還有一點就是要有恭敬之心。那當我們懂得這個道理,讀到《太上感應篇》所說的「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知道這都是不應該這樣做的,為什麼?這樣做就失去了對於天地、以及一切鬼神的恭敬,那我們懂得這個原理原則,再讀《感應篇》的經文,大家都很願意依教奉行來接受。

  那師父上人在墨寶當中也是教我們,我們學習聖賢教育的人,首先要具備一個什麼樣的心態?要發心至誠恭敬懇切,你看師父就把恭敬的心排在前面。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有發心要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也希望能夠成為當代的孔子,當代的老子,甚至是當代的釋迦牟尼佛。我們跟儒釋道的聖賢學習,自然就是要從孝親尊師開始去落實。要做到孝親尊師,能夠接受聖教,要具備什麼態度?師父就把恭敬心,為我們在最開頭部分就提出來。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求學的時候,恭敬心有多少分?就決定了我們最後學習的結果,會有多大的成就。所以師父上人教我們首先要至誠恭敬懇切,要把至誠恭敬之心能夠生發出來,此外還要「絕利養,戒怠慢,除成見」,能夠有這種心態,來敬佛、尊法、事師、親友,才能夠獲得感通。因此,當我們在生活當中看到這天地日月星,對於天地大自然宇宙當中的萬事萬物,都能夠有恭敬之心,通過這種方式來不斷地培養恭敬心的態度,這對於我們不斷地提升德行與學問,對於學習聖賢教育是有非常大的幫助,這是關於「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初學記》當中的記載,《初學記》的記載,首先就是對於太陽的「日」字,它是收在哪裡?它也是收在卷一當中,是「天部」。因為日月星辰都是屬於天的一個部分,所以是收在「天部」,因此也在卷一當中。我們來看一下這段記載,這裡面前面敘事的部分就是關於「日」這個字,就是在《說文》,在《淮南子》還有《廣雅》等等的典籍當中是怎麼解釋「日」字的,後面我們再舉二個故事。《說文解字》當中說的是:「日者實也,太陽之精」,這剛剛有介紹過,所以它是一個象形字。在《說文》小篆的形體,剛剛有讓大家看到,《說文解字》這個形體,小篆當中就有二種不同的寫法,一種寫法,中間的筆畫是有彎曲的;另外一種寫法,它中間就是一個橫,這樣寫起來比較簡單,所以這是一個象形字。

  《淮南子》裡面記載:「日出於暘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登於扶桑之上」。這時候太陽就從東方升起了,在古人形容太陽的時候,它所講到的地點,都會牽扯到太陽在一天當中不同的時段。當太陽登到了扶桑之上,這時候就是太陽要升起在東方。「爰始將行是謂朏明」,太陽剛要起身從東方出來的時候,古人的記載是非常有趣的,有一位羲和,他是為太陽駕車的,後面我們會看到《廣雅》有記載:「日御謂之羲和,月御謂之望舒」。給太陽駕車的叫作羲和,給月亮駕車的叫作望舒。每天太陽坐著羲和所駕的這輌車,我們看它所到達的地方都有哪裡?當它在東方之野的扶桑,這時候起來,這就太陽剛剛要升起。「爰始將行」太陽正要出發,這時候就叫「朏明」。日出出於東方,太陽將要升起的時候,當太陽坐著羲和所駕的車到了曲阿這個地方,這時候就叫作「朝明」。那太陽的車子開到了曾泉,這個地方就稱作「早食」。接著來到桑野,這稱作「晏食」。到了衡陽,稱作「禺中」,禺中這個詞在古時候它所指的就是將近正午的時候,將近中午,我們在地面上會感覺到太陽的光是最強的,而且人在一天當中這個影子是最小的,所以將近正午的時候,古人就稱作「禺中」。「對于昆吾」這是昆吾丘是在南方,這個時候稱作「正中」。「靡于鳥次」,鳥次這是西南方的一座山,這時候叫作「小遷」。到達了悲谷,我們可以想象這像是一幅畫卷一樣,太陽坐著羲和駕的車,從早上開始,從扶桑這個地方出來,中間會經過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稱謂。到了悲谷,這就是在西南方的一個地方,這時候就叫作「晡時」,所以我們在古文裡面看到,晡時指的是什麼時候?「晡時」就是指的下午的三點到五點,這個時候叫「晡時」。這個期間,太陽坐著羲和所駕的車是來到了悲谷這個地方。「廻于女紀」女紀是在西方,這時候叫作「大遷」。經過泉隅,這時候叫作「髙舂」。「頓于連石」這時候叫作「下舂」。

  「爰止羲和」,羲和就是給太陽駕車的人,在《廣雅》當中就有記載,給太陽駕車的人叫作羲和,而給月亮駕車的就叫望舒,這些故事都非常有意思。「爰息六螭」,螭,我們知道古時候都有龍,螭是什麼?螭的外形長得就很像龍,可是螭頭上是沒有角的,這就叫作螭。「爰息六螭,是謂懸車」,這時候太陽坐著羲和所駕的車子,是以六龍羲和御之,有六條龍,這是太陽的車駕,你看也是氣勢很龐大的,有六條龍帶著太陽從東方升起一直到西方落下。這六條龍是由羲和駕著它們,太陽就坐在上面。於是太陽到了這個時候,日至此而薄於虞泉,羲和至此而廻六螭。於是太陽這一天的行程就快要慢慢地結束了。「薄於虞泉,是謂黄昏」,這時候就到了黃昏的時候,太陽快要落山了。「淪于䝉谷,是謂定昏」,這叫定昏,「日入崦嵫」,崦嵫也叫作落棠山,它所在位置就是甘肅的天水,在它的西部,在中國古時候傳說當中是每天太陽落入的山,就叫作崦嵫,也叫落棠山。這是太陽一天的行程快要結束了,於是就來到了崦嵫這個地方。「經於細栁」,進入到虞泉之池,「曙於䝉谷之浦」,䝉谷是濛汜之水,「日西垂」,太陽要落山的時候,「景在樹端,謂之桑榆」。

  這是古人,關於太陽一天的行程,有很多的稱呼,我們通過《淮南子》這段文,大家就可以有所了解,會覺得像有一幅很形象的畫卷。每天這六條龍組成一個車,非常莊嚴的車陣,羲和駕著它,太陽就坐在上面。於是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這個過程所經過的這些地方都有記載。然後每到了一個地方它是屬於正午的時候,還是屬於下午,或是屬於黃昏?它都有一個對應的地方,所以看起來也是非常有趣,大家不要覺得這個古文看起來挺深的,實際上讀起來蠻有意思的。

  《廣雅》當中說:「日」,太陽,叫作「耀靈」,也叫作「朱明」、「東君」、「大明」、「陽烏」。這都是太陽有不同的名稱,「日御曰羲和」,它這裡在《廣雅》也談到了給太陽駕車的人叫作羲和。《山海經》裡面有記載,這一段故事是跟羲和有關,「東南海之水,甘泉之間」,有一個國家叫作羲和國,這個羲和國裡面就有一位女子叫作羲和。羲和她是帝俊的妻子,她是太陽的母親,她生了十個太陽,「常浴日於甘泉」,在甘泉這個地方。郭璞的註解也是說,羲和她是能生日也,她能夠生太陽,所以太陽是羲和的兒子。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堯帝設了一個官,叫作「羲和之官」,羲和之官所掌管的是什麼?他所掌管就是四時,四時就是古時候掌管曆法的官,這一段就是《廣雅》的記載。

  下面《纂要》的記載,也是古字當中與太陽有關的一些字,這裡都幫我們列舉出來,就講得非常清楚,日光叫作「景」,那其實不只是日光,星星跟月亮的光也叫作「景」,日的影子叫作「晷」,「日氣曰晛」,「晛」就是在《詩經》當中說:「見晛曰消毛」,傳云:「晛日氣也」。這是對它解釋,所以「晛」這個字它所指的就是日氣,「日初出曰旭」,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叫作旭。因此我們常常會說旭日東升,為什麼會說旭日?旭日所指的就是太陽將要出來的時候,而不是落日,這是旭。「日昕曰晞」,昕所指的就是太陽快要出來的時候叫作昕。「日昕曰晞」,晞就是當太陽破曉露出曙光的時候,這個字就叫作晞。「日温曰煦,在午曰亭,午在未曰昳」,昳就是太陽偏西的時候,「日晚曰旰」,這時候就是晚上了,到了日落的時候,就是晚上。因此我們在《說文解字》會看到《說文解字》日部,「旰」指的就是「晚也」。那以前我們在學文字學,都要圈點《說文解字》跟段玉裁的註解,每一個偏旁部首跟它有關的這個字都會集中在這幾頁當中。你就會發現,比如說我們圈點到跟「日」,太陽這個日有關的字,每個字都是有日在其中,而且跟太陽也都是有所關聯的。我們在圈點《說文解字》跟《段注》的時候,就會遇到許多古時候的字。我們會下意識地反應,凡是這個字,比如說它上面有個日字旁,它一定在某些意義上是跟太陽會有關聯的。

  關於日,這是敘事的部分,我們是介紹到這裡,它後面有一段就是關於事對的部分,我們在這裡就舉了兩個例子,兩個故事是跟太陽有關的。第一個故事,事對當中,我們舉的一個是《夸父逐日》的故事,在我們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學過這個課文。《初學記》的事對當中是說「夸父氣脹」,實際上這就是《山海經》裡面所記載的夸父的故事。傳說當中夸父這個人,他是一個非常威猛而又好勝的人,於是夸父就很想要追著太陽,他想要跟太陽比賽賽跑,可是,他怎麼追都追不上。我們如果用剛剛《淮南子》的這段文來看,那當然是不容易追上,你看這太陽的車子,它有六條龍駕著,還有羲和幫它駕車,那總是飛得比較快,你人在地上跑怎麼可能跑得過太陽?所以夸父怎麼追都追不上,一直追到半路上,畢竟他是血肉之軀,所以感到又累又渴,於是他只好去喝地上的河水,他把黃河的河水,還有渭水都喝光了,他依然覺得不夠。因為追著太陽實在是太渴了,於是夸父他又往北邊的大澤想要再去找水喝,可是還沒有走到北方的河水當中,他就在路途當中渴死了,而夸父他隨身帶著的手杖就掉在了地上,後來手杖就長出了一片桃林。這個故事就是出自於《山海經》所記載的一段故事叫作「夸父逐日」,也有稱作「夸父追日」的,後來這個故事也是變成了一個成語,這個成語人們在講夸父逐日的時候,常常就是在形容一個人總是自不量力,或者是說這個人有很高的雄心壯志,但是最終他還是沒有實現理想。就會用「夸父逐日」來形容這樣的人。這是第一個故事。

  再來我們舉了另外一個故事,也是在《初學記》講到「日」的部分,事對就有一個「車輪遠」,實際上它前面有一個是「長安進」,「長安進」跟「車輪遠」是合在一起的。我們來看一下「車輪遠」的故事,這也是記載在《列子》當中,這個故事也很有趣,有一次孔老夫子他去東游,出門在外,孔老夫子就看到兩個小朋友站在那裡,為了一個問題爭論不休。孔老夫子就問他:「你們二個為什麼在這裡爭論?」結果有一個小朋友就跟孔老夫子說:「我覺得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它離人是比較近的。到了日中,也就是中午的時候,它離人是比較遠的。」為什麼?因為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就像車輪大;可是當太陽到了日中的時候,它大小就跟盤盂一樣。那什麼是盤盂?盤是古人一種浴器,盂是古人吃飯的一種器具,所以盤盂泛指器皿。在日中的時候,太陽是比較小的,所以這個小朋友就跟孔老夫子說:「比較遠的是小,而比較近才會大嗎?」因此他覺得太陽剛出來,因為它比較大,所以它應該是離我們最近的。到了中午,因為太陽變小了,所以這時候太陽就離我們遠了,這是一個小朋友的見解。

  另外一個小朋友就不同意他的看法,這個小朋友他就說:「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是離人比較遠,而到了日中的時候離人比較近。」為什麼他會這樣覺得?因為他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是蒼蒼凉凉。」就是凉凉的,太陽的光並不是那麼熱,「及其中時如探湯」,到了中午的時候,太陽就好像探湯,湯,古人指的湯就是熱水、沸水。到了中午太陽的熱度就好像我們手去碰到熱水、沸水一樣。它的溫度一下子就升起來了,所以小朋友他覺得應該是太陽離我們近的時候比較熱,而太陽離我們遠的時候比較冷。因此他根據這點就判斷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到了日中就離人近。結果二個小朋友就為了這件事情,在那裡爭論不休。而孔老夫子也不能決定,到底哪個小朋友解釋的才是正確的,所以二個小朋友就跟孔老夫子說:「人們都說您是很有智慧的,可是我們二個人爭論的問題,您居然沒有辦法做決斷。」這個故事也是《列子》的故事,也是很有趣的。像太陽跟月亮有關的這些典故,在《初學記》裡面的記載也是很豐富的。這些我們,比如說在寫作,或者是寫作文,或者是寫詩填詞,這個時候就可以查找《初學記》裡面的記載。當我們需要用典的時候,就可以用到。

  「月」也是收在「天部」當中,因為日月星辰內容都是跟天有關。而說到月亮,我們常常就會想起在中秋節的夜晚,蘇軾有一年的中秋節,就是在丙辰的中秋,中秋的夜晚他非常懷念在遠方的弟弟,於是蘇軾就作了一首《水調歌頭》,這首詞就是跟月亮有關。「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這裡所說的「嬋娟」也是指的月亮,就是古人形容月色明媚,或者是在指明月的時候,就會用「嬋娟」這個詞,這首詞裡面所闡釋的就是跟月亮有關,它用月亮的陰晴圓缺來比喻人世間這種悲歡離合。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關於月亮的「月」,我們就留待下一節課再來繼續跟大家分享。今天的時候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